文本描述
作者 : 李芳邻
单位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三章
第一节 血管壁检测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第四节 抗凝系统监测
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
第七节 血弹力图检测
重点难点
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和纤溶活性检测的筛检试验以及筛检试验的选择和应用;DIC的实验诊断指标以及肝素(uFH、LMWH)、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的实验检测指标。
vWF∶Ag、PAgT、P-选择素、FⅧ∶C、FⅨ∶C、Fg、AT∶A、3P试验、FDP和D-D定量测定等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一期和二期止血缺陷的实验诊断程序以及ITP、血友病、肝病出血和血栓前状态的实验诊断方法 。
TM∶Ag、TxB2、sFMC、PC和PS测定,MAIPA测定,t-PA和PAI-1测定,TAT和PAP测定等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易栓症和动静脉血栓的实验检测
;血栓弹力图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
血管壁检测
第一节
一、筛 检 试 验
临床参考价值有限
(一)出血时间
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流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
WHO推荐用模板法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血管异常。
(二)束臂试验
通过给手臂局部加压(标准压力)使静脉血流受阻,给予毛细血管壁额外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皮肤出现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
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测定
vWF:Ag、vWF:A和FⅧ:C均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血友病A和vWD
vWF:Ag、vWF:A和FⅧ:C三项中有一项降低,则应计算:vWF:A/vWF:Ag比值和FⅧ:C/vWF:Ag比值
3.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
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指标之一
减低:见于血栓性疾病等
4.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测定
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指标之一
TM:Ag水平增高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增强,见于血栓性疾病
诊断学(第9版)
血小板检测
第二节
一、筛 检 试 验
(一)血小板计数
(二)血块收缩试验
减低(<40%):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红细胞增多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增高: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Ⅲ缺陷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一)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MAIPA)
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为免疫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了解疗效和复发情况
(二)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
PAgT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PAgT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四)血小板P选择素测定
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激活程度
(五)血小板促凝活性测定
血小板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为FⅩa、FⅤa、Ca2+结合形成凝血酶原酶提供
催化表面,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从而使血浆发生凝固。
(六)血浆血栓烷B2测定(TXB2)
TXB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较TXA2更稳定的产物之一,有促血管收缩和促血
小板聚集的作用。TXA2与PGI2具有平衡作用。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