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麻 疹 measles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
麻疹发展史
1911年 证实麻疹病毒是一种滤过病毒
1954年 分离出麻疹病毒
1963年 麻疹疫苗研制成功
1965年 我国麻疹疫苗研制成功
我国麻疹流行状况
解放前发病率为5000/10万;
建国初期发病率为1000/10万;
麻疹疫苗普种后发病率为10~35/10万;
2011年发病率7.5/100万(9976),较2010年下降73.6%;
2012年发病率的目标为1/100万;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1960-2011麻疹住院病例数
麻疹强化免疫
2005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为贯彻落实《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对麻疹的控制需要,在短时间内对规定的年龄组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2010年的麻疹强免涉及近9000万儿童,接种率达到95%。
麻疹强化免疫是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和主要策略。
病原学 (etiology)
分类
血清型
理化特性
存在部位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 染 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
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
久免疫
流行特征 6月~5岁为发病高峰, 好发于
冬春季节。
接种前 接种后
流行周期 2-3年大流行一次 周期消失 散发为主
好发年龄 6月~5岁 发病年龄向前、后推移
临床类型 典型病例为主 轻型、不典型病例增多
重型病例较多 重型病例减少
并发症多 并发症减少
病死率高 病死率明显减低
疫苗接种前后麻疹流行变迁
发病机制(pathophysiolgy)
麻疹病毒
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
单核巨噬细胞
血
靶器官(脾、肺、肝脏、肾脏、皮肤 、结膜、消化道等)
免疫反应受到
暂时抑制
呼吸道 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形成
皮肤 皮疹(斑丘疹、脱屑、色素沉着)
口腔粘膜 微小分泌腺发炎,伴局部细胞浸润和坏死,形
成麻疹粘膜斑
其他
病 理(pathology)
多核巨细胞(高倍镜)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前驱期(出疹前期) 3~4天
发热
呼吸道卡它症状(上呼吸道炎和眼结合膜炎)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
其它
出疹期 3~5天
发热
呼吸道卡它症状
皮疹 (形态、顺序、时间)
麻疹面容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