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保险观察 数字化”不会改变渠道演变的根本逻辑
“新冠”疫情,已经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大概率将会带来全球经济动荡和进入下行周期。受疫情影响,保险业保险收入大幅下降,而数字化营销和服务成为“主旋律”。不过,数字化不会改变保险渠道演变的根本逻辑。 对于全球,“新冠”疫情成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截至3月28日下午15时,全球确诊病例超过51万人。 对于中国而言,“新冠”疫情成为除了中美贸易战之外,遭受最严峻挑战的一次,且业已对于经济形势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投融资研究机构格隆汇和勾股大数据的预测,中国一季度GDP增速将大概率掉落4.5%以下,为过去18年新低。 受此影响,中国保险业也已经短期出现大幅下降。一份来自行业交流的数据显示,保险业今年前两个月,寿险业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69%,为近7年来低点。 另据上市险企公开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前2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合计收入原保费较2019年同比增速下降5.58个百分点。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前2月合计收入保费较2019年同期同比增速下降17.45个百分点。 “新冠”疫情,毫无疑问短期会对保险行业业绩增长造成很大冲击,加上险资投资收益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会面临更大市场风险;长期来看,疫情的出现,则会从保险市场供需角度提供新的引爆点和增长点。 那么,借由此次疫情,保险销售是否会彻底从线下转入线上?保险科技数字化是否会全面渗透至保险产业链各环节?保险销售渠道的演进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人作为保险市场销售渠道演进的根本逻辑,不会受到改变。数字化科技只是一种应用工具,未来保险销售渠道的演变,也只会沿着“以人为本”的方向一路前行,工具手段的丰富化,并不能替代其成为最终进化目标。 就拿这次“新冠”疫情来说,保险业虽短期承压,但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利好。不仅教育了保险消费者的保险意识,将会优化未来的产品结构;而且由于疫情造成的物理隔绝,必然会引发众多保险企业的在线数字化尝试。显而易见,在保险市场的供需两端,这次疫情带来了数字化改变,也会引发保险业未来的进化和渠道演进。 比如,疫情发生后保险产品保障的“扩容”,关于疫情保险产品的快速研发,客户理赔的流程快速实现,都在无形中助长了整个业务数字化进程,包括营销渠道和客户运营等多个环节,会带来剧烈的变迁。 数字化科技平台的快速引入,也会让众多保险企业,尤其是中小保险企业感受到了巨大的机遇。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会大大降低中小险企的生存进化门槛,未来凭借数字化科技,这些企业有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整个保险市场的竞争活力。 不仅如此,此次疫情也同样造就了消费者,对于线上保险销售行为的接受度有了明显提升。这也会反过来,又带动了险企加速其业务流程迭代,开始搭建云端部署,进一步提升其数字科技能力。同时,险企的产品需求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人们的长期保险保障意识更会不断增强,从而将再次助推未来保险市场需求的不断“旺盛”生长。
渠道演进
根本逻辑没有改变 “新冠”疫情带来了一场数字化科技的变迁,有可能触及保险业市场的底层方式变革,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然而,当前数字化依旧是一个场景或者应用工具,作为一个技术手段,并不能完全主导或者改变保险业渠道演进的根本逻辑。因为人,才是保险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才是决定未来保险渠道进化的根本动力和方向。 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贬低数字化科技。相反,数字化科技将会成为一场不断涌现的潮流,一个引发保险业变革重组的时代力量。但方式和手段再重要,都没有办法替代应用它的主体人的作用,因为在保险业市场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才是决定未来保险销售渠道的根本变革方向。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保险销售渠道的发展,就是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过程。从最初的保险企业直销,到个人代理人出现,再到兼业代理机构,以及专业中介机构的大行其道,保险业销售一直在探索其人的效率,通过不断变革人的生产组合方式来扩大效率。 互联网出现以后,依靠其巨大平面转化与流量吸引力,从而成为保险公司又一个重要的渠道,但并不是接通了互联网,就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流量和销售效率。现实中,流量和效率依然是成本最大的存在。。。。。。。以下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