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民族民间舞蹈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京出版社 2015.12.
民族民间舞蹈
教学课题:民族民间舞的特征及作品赏析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民族民间舞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民族民间舞作品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民族民间舞相关的知识概念
教学难点:对民族民间舞知识理解的同时,并在赏析时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以讲解、相互讨论为主,同时配有影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蒙古族舞蹈
(二)藏族舞蹈
(三)维吾尔族舞蹈
(四)傣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
1.概况
地理位置
2.蒙古族的形成
蒙古族舞蹈属于草原舞蹈文化系列,分为两大类:
(1)宗教习俗舞:神树舞、战旗舞、十二属相舞、丹布尔舞、藏传佛教舞、萨满教舞等。
(2)节日庆典舞蹈:布里亚特婚礼舞、陶布修勒舞、筷子舞、盅碗舞、盘子舞、浩德格沁舞、雅布根好布吉木舞、安代舞等。
蒙古族舞蹈的种类
安代舞
最初为宗教舞蹈,在古代用于治疗“魔鬼附体”病、婚后不育等症,它具有驱鬼逐疫、求雨求丰年的功能。现在主要用于娱乐。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慢舞稳 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盅碗舞
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
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
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
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
3.蒙古族舞蹈赏析
《奔腾》
编导:马跃
舞美:冯更新
首演:1986年 表演:申文龙
团体:中央民族学院舞蹈系
男子群舞
(二)藏族舞蹈
1.概况(1)地理位置
(2)藏族的形成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2.藏族舞蹈种类
果谐
热巴
卓
谐
(1)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蹈,也称“农民舞蹈”,因为他的舞蹈动作形式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相联,果卓中的“三步一提”的舞步就是来自跺麦穗的动作。“双甩手”动作来自筛麦子动作。舞步稳重矫健,舞姿奔放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