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政企不分使企业经营者和普通员工积极性
不能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不健全,已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已不能有效的激发国
有企业的经营者和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劳动激励机制不健全
使广大职工不能通过为企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来增进自身的利益,
使企业生产发展的目标与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这一个人目标不能保持
一致,从而对劳动者的工作努力产生了巨大的抑制效应,造成企业职
工积极性显著下降。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四
个特征里,“产权明晰”又被放在首位。因此,只有产权明晰,理清国
家和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产权关系,才能增强企业活力,充分调
动职工的积极性。
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理论的基础是产权理论。
企业产权制度就是指凭借对企业资产的所有和占有、支配、处置,给
所有者和占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权利。产权制度具有可选择性。党的
十五大提出了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那就是,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
式,除了传统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外,混合所有制里面的国
有集体成份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这种新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公
司制。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首先界定产权,只有产权明晰,才
能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激励机制不健全的
问题。
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组织
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一个人被激励着,他就会更3
加努力地工作。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需求,我们所研究的激励正是以
需要作为出发点,从而把激励看作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
对企业而言,激励问题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企业经营者(包
括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二是对企业的普通员工(包括一般
管理人员)的激励。本文重点讨论后一种激励类型,对前一种激励只
作简单分析。
由于产权制度界定了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且产权具有可转
让性,因而明确界定产权可提供对经济人的激励机制,并刺激其不断创
新,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主要有两大激励功能:
从宏观上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对微观主体的激励功能。
在传统体制中,由于政府行政系统直接参加国有资产的使用、支
配与流转,企业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利,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
展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行政约束,企业不能充分行使它的财产权利。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下,职工事实上并不具备分享国有资产利
益的制度渠道,工资收入和福利收入仍然是职工所得的绝大部分甚至
是全部。这种分配格局会改变所有者的自我意识和心态,降低职工对
企业目标的认同,转而追求短期个人收入利益的最大化。国有企业的
职工群体出现了利益的分化,使劳动者所有者身份的统一出现了解体
的危机。这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差异,在实践中表现为长期利益和
短期利益的矛盾,企业整体利益和职工个别利益的矛盾。正是这种矛
盾的发展,使“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劳动”逐渐地变成单纯的政治口
号,对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日渐失去作用,使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问题
在国有企业中普遍产生。通过对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进行分析,进
一步指出传统产权制度下,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状况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用对我国国有企业需要层次和需要的满足层次的调查数据分析国有企
业职工积极性不高的造成原因。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
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
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
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
法人实体。
现代企业制度下,产权明晰,两权分离,有利于开展利用股权关
系来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报偿制度。同时也使经
营者、职工把自身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地结合
在一起,避免了短期行为,促进了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本文分别
讨论了经营者的激励和对企业职工的激励,重点分析了对企业职工激
励的具体实现形式中的员工持股制(ESOP)。员工持股制将职工的收益
与其对企业的股权投资相联系,从而将职工个人的利益同企业的效益、
管理和职工自身的努力等因素结合起来,因此具有明显的激励成分。
不同产权制度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不同的,员工都有参与企
业管理的愿望和意识。企业的活力的源泉是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涨,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反映,它反映了员工对待工作的
态度,对工作满意,就会极大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经
济效益,对组织的发展极为有利,反之亦然。本文比较了各种不同产
权制度下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情况。分别对传统国有企业、现代公
司制企业、转制中的国有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只有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才能
提高企业的积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