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专题论文 > 机制研究论文 > MBA毕业论文_中国大学_研究院所创办企业的机制研究(67页).rar

MBA毕业论文_中国大学_研究院所创办企业的机制研究(67页).rar

资料大小:2347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8/23(发布于辽宁)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要
在2002年年底之前,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一直雄踞中国个人
电脑制造业的前三名可是随着Dell等跨国企业在中国迅速扩张,北大
方正!清华同方等企业的份额正在逐渐滑落纵观国内PC巨头,不难发
现他们具有一个有意思的共性一一这些企业都是由学术机构创办的(如
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除上述的PC巨头外,中国一流
的软件企业东软也是一家由学术机构(东北大学)组建的企业实际
上,在中国,这种由学术机构来创办企业的模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中
国每个省都有这种形式的企业)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01年
年底,全中国共有5039家校办企业,其中五分之二属于科技型企业另
外,据称还有一千多家由研究院所创办的企业
本文中,作者按惯例将这些由学术机构(包括大学和研究院所)创
办的企业称为/校办/院办企业0(Aacdemy一urnEnterpris)e这些校办/院
办企业不同于通常所指的/Psin一off企业0国外的spin一off企业一般是某
个学术机构的前任研究人员个人或者小团队用他们的/职务外发明.,(业
余时间所获取的研究发明)和/自己筹集的资本0(经常来自于亲族或者
朋友)创办的企业(Roberts1991,OECD2002)而校办/院办企业一般
都由学术机构组建!掌管人事关系和进行行政管理换句话说,校办/院
办企业没有/脱离0(Psnioff)原先的学术机构,而是与原单位通过某种
关系紧密联系起来所以,校办/院办企业没有剥离,而是几乎附属于原
单位因此,作者把中国校办/院办企业视为不同于一般/spin一off企业0的
/spin一around企业0
长期以来,这些校办/院办企业都被当作中国高科技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然而近年来,这些企业的数量逐渐减少,在中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相应
减弱同时,围绕中国学术机构的功能展开的辩论(比如大学是否应当办企
业)也随之升温实际上,关于学术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NatinoalInnovatino
Sysetm)中的角色问题,以及理想的/产一学0关系(Acdaemy一hiudstyr
RelatinohsPi)的争辩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涌现,知识
被普遍视为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术机构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
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中国校办/院办企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与中国/产一
学.,关系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望得出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启示
然而,对于/学术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理想角色.,与/最佳-产一学.关
系0,不同学者之间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一些学者(EtzkowitZ1998,2002,
EtzkowitznadLyedesdorff1997,1999,Etzkowitz,W己bste,rnadTerra2000,
sluahgternadLeslie1997,VialenadEtzkowitz2004等)认为,学术界应当和产
业界形成直接联系,以争取最大程度的/知识产业化0他们还认为,将来学术
界应当和产业界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这些学者被称为/三重螺旋0(TriPle
Helxi)学派另一方面,不少其他学者则对产学之间过于紧密的关系表示忧
虑这些学者中的代表性观点是DasgPuat和Dvadi(1994)提出的/新科学经济
学0(NewEconomicsofscinece)他们警告说,鼓励学术机构的科技资源直接
利用于产业化应用的某些政策可能会严重损坏一个国家的长期利益
从以上两种理论的争议可以看出,要想准确评价在中国的校办/院办企业
现象是非常困难的不仅如此,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两种观点都建立在发达国
家背景之下,因此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相当有限/三重螺旋.,学派的核
心思想是:新兴产业(以生物医药!纳米产业为典型)在知识的性质上与传统
产业不同,这种差异催生出新的组织结构一一/三重螺旋.,模型(即学术界!产
业界和政府的融合)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主导产业大多不是真正的新兴
产业,所以/三重螺旋0理论并不完全适用另一方面,尽管/新科学经济学0支
持把学术界和产业界进行/分工.,(而不是二者之间的整合),但它也面临类似
的问题新科学经济学默认学术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基础性研究获得科学突
破!为产业界提供理论基础,并让产业界把科学知识应用在相对简单的产品开
发中然而,这种默认前提在发展中国家中并不完全符合比如,在一些发展
中国家(如1%o一1970年代的日本!1980年的韩国),工业企业(特别是一
些大型企业集团和外资企业)的研究力量甚至强于当地学术机构而且,发展
中国家的学术界经常从国外引进知识用于人才培养,或者根据当地产业界的需
求进行相应的应用性研究
由于缺乏一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主导理论,后发国家的学者!企业家和
政府官员普遍感到困惑和矛盾一些人非常支持中国的学术机构通过校办/院办
企业把科学技术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却不愿正视不少校办/院办企业每
况愈下的经营业绩其他一些人坚持认为学术界不应从事商业活动,而应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