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高中语文新授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
我的课题是《高中语文新授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方法研究》,从16年4月份立项到预定的12月结题,我用了8个月的时间。第一次做课题,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有幸得到了教科所领导和校领导以及同行前辈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在做课题过程中有了一些收获,实现了个人的小成长。下面我将自己在这8个月时间里的探索给领导及同仁们做一个汇报。
主要结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研究非常有意义,对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语文课堂的参与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有帮助。
初步成效:
1.增加课前提问环节,有助于学生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语文是人文类学科,重在学生的阅读体验,给学生以熏陶,是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所以,语文课在正式开始讲课文之前,好像没什么东西可以回顾可以复习,但语文除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之外,还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我试着在每节课开始前都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两三个小问题,效果还不错。比如,讲诗歌单元,每节课前提问三五个学生的背诵,还会问讲《沁园春·长沙》时讲过的写景的角度,问《雨巷》的典型手法,叫学生到黑板前去写《再别康桥》里的错别字。讲到古文单元,我会就上节课所讲,提问重点句子的翻译,借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记住了里面的语法现象,重点实词虚词,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额程度。自从有意识地增加了课前提问环节,学生在课前准备时不再无所事事了。学生真的开始准备了,也就不用担心哪个学生在睡觉在走神,都听得很认真,这不也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一种表现吗?
2.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沁园春·长沙》,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湘江美景;讲《雨巷》,给学生着背景音乐,让他们配乐朗诵;讲《荆轲刺秦王》,让他们演绎“廷刺秦王”这个情节;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让学生模仿梁启超的开场白……这些课堂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产生一种印象,语文课时时有惊喜,没上课前对语文课就有了期待,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3.课堂提问有技巧,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动起来。工作以来,我以勤奋著称,勤勤恳恳,备课精良,我讲的呱呱叫,学生听的哈哈笑,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一个人的表演,我在设置问题方面并不拿手。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进步了,得出了一些体会。首先,设置问题不宜过多,要选择能涵盖整个文章或整个部分的问题,做到一线串珠,脉络清晰。其次,设计问题要合理,切口不能太大,这样学生才能在预设的轨道上有针对性地思考,而不是漫无边际。小组合作探究时,要设置质疑和对抗环节。老师要有一些控制性的手段,不能把舞台只留给个别学生。这样,还能激发小组互相比较的积极性。第四,不问无效问题。学生都会的,学生都不会的一律不问。好的问题设置,能让学生们动脑动口,让你的课堂熠熠生辉。
4.有效评价学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有效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完善,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一是全面及时。当学生回答了我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管他答得怎么样,我都及时评价,让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忽略忽视每一个学生。二是准确得体。年轻时不太敢直言批评学生,怕学生对自己有意见,曾有过那么一段当“好好先生”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准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定要保持心中的公允。三是捕捉亮点。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有好多意外我们始料未及,其中不乏一些好的有价值的课堂资源。我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用贴切真诚丰富的语言进行积极的及时评价,使学生的发现得到肯定和赞赏,并生成良好的课堂资源。
阶段性成果:截至2017年1月,我所有的课题任务按照开题计划都已按月完成。其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