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二章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广告
本章提要:
各种近代广告媒介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在中国产生的
包括殖民者在内,旧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是如何利用广告媒介为自己的 目标和利益服务的
旧中国广告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同时也是民族经济和帝国主义经济互 相消长的写照
早期广告代理机构及广告教育、管理的发展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
十九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工业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
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
报纸、杂志、路牌、霓虹灯以及橱窗陈列等新的广告形式出现。
一、 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
近代广告发展的标志:报刊广告的出现。
形式:路牌广告和招贴广告。
路牌广告多画在墙上,以文字为主,形式简单。
招贴广告一般在海外印刷,运到中国张贴。
形式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唐初,诞生最早的报纸《邸报》
内容:发布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室动态/罢黜、任免、赏罚
清朝该为《京报》
1833年8月/广州第一份中文杂志《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宗旨:为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权益进行辩护
内容:介绍西方的科学知识和阐发基督教义
中文刊物最早登载 “行情物价表”之类商情的刊物
1853年8月,英国传教士创办的《遐迩贯珍》中文杂志,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
销行于香港、澳门及五个通商口岸。
1854年11月13日刊登的一则招揽广告。
香港、上海等地创办一批以中国人为对象的中文日报
香港创刊/《中外新报》
英商在上海创办/《上海新报》
英美传教士在上海创办/《万国公报》
1872年4月/英国人上海创办了中国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申报》,
此报于1949年5月终刊。
图:《申报》创刊号/缝纫机广告/马戏班开演广告
鸦片战争以后,洋货占据主要地位,广告出现竞争局面
先进广告媒介与传统广告媒介并存。
二、戌维新前后的广告
19世纪下半叶,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帝国主义经济逐渐成长。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改良的主张。
1873~1894,华人陆续创办了《昭文新报》/《汇报》/《述报》/《循环日报》等。
1895~1898年,全国创办了32种主要华人报纸。
由于资本竞争的加剧,报纸刊数和广告版面迅速增加。
1899年《通俗报》的六版中广告占四版半。
华人利用广告形式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创办《苏报》、《湘报》
1898年《财务日报》在上海发行
广告以文字为主,没有图饰
图:清末印刷媒介之一部分
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逐渐分离。
我国出现了广告代理商。
广告代理商最早是以报馆广告代理人和版面买卖人的形式出现,后来演变为各种广告社、广告公司。
1872年《申报》创刊
“卖报人”即报馆广告代理人
1907年,朝廷创办了《政治官报》/1911年,改为《内阁官报》。
三、辛亥革命前后的广告
辛亥革命前夕,全国报纸500多家,北京地区占五分之一。
刊登广告的特点:
一是广告内容有了扩大,百货、电影、医 药、银行、书籍及个人通告充满报刊各版;
二是广告的版面安排、编辑水平有提高,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彩色画面进行图解。
广告篇幅增加,讲究形式与效果。
广告成了报纸的主要收入
《申报》发行量由创刊的600份到1920年的3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