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五章
深部真菌病
作者 : 吴亚云、邓开盛
单位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第一节
新型隐球菌病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
五、临床表现
六、并发症与后遗症
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九、治疗与预后
十、预防
概 述
一
一、概述
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可侵犯人体脑膜、肺、皮肤、骨骼等组织器官。好发于细胞免疫低下者。
隐球菌脑膜炎为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临床特点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的压力明显增高,呈浆液性改变。肺新型隐球菌病是另一个常见临床类型,其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黏液痰、胸痛等。
传染病学(第9版)
病 原 学
二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原学
属于酵母型真菌,至少有38个种。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5~10μm,外周围绕着一层宽厚的多糖荚膜。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特异性的差异可分为A、B、C、D和AD五种血清型,以A型最常见。
采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37℃培养,新型隐球菌新型变种在几天内可形成光滑的褐色菌落,非致病性的隐球菌菌种生长不良或几乎不生长。
隐球菌对紫外线敏感,日晒可以杀死隐球菌。
流 行 病 学
三
传染病学(第9版)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鸽粪中新型隐球菌的密度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消化道进入人体。
(三)人群易感性
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者易感染和发病。
(四)流行特征
新型隐球菌病呈世界性分布,呈高度散发。青壮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1。
发病机制与病理
四
传染病学(第9版)
(一)发病机制
与病原体的数量、毒力和致病力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等相关,其中,宿主的免疫状态对发病与否起重要作用。
1. 宿主因素 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隐球菌感染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由补体、炎性细胞因子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对新型隐球菌的吞噬作用构成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自然杀伤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等非吞噬效应细胞对新型隐球菌的杀伤;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发挥是限制新型隐球菌复制的最重要宿主因素。
传染病学(第9版)
2. 病原体因素
(1)荚膜多糖:是新型隐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参与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耐受性。
(2)黑色素:是隐球菌另一致病因子,它能保护隐球菌免受攻击。
正常人脑脊液中缺乏补体、可溶性抗隐球菌因子(在血清中则存在)以及脑组织中缺乏对新型隐球菌的炎症细胞,再加上脑组织具有高浓度的儿茶酚胺介质,通过酚氧化酶系统为新型隐球菌产生黑色素,促进新型隐球菌的生长,所以,肺外播散一般先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二)病理
在脑膜炎患者中,脑膜增厚,蛛网膜下腔充满含大量新型隐球菌的胶冻样物质和少量的巨噬细胞,有时出现血管内膜炎、形成肉芽肿,脑膜和脑组织可出现粘连。
肺新型隐球菌病表现为自限性感染的病灶;为活动性感染病灶时,呈胶冻样或肉芽肿,多靠近胸膜,有时中心可坏死液化形成空洞。
皮肤新型隐球菌病多表现为小丘疹、斑疹、表皮下坏死形成溃疡。
骨骼新型隐球菌病可出现溶骨性病变,形成冷脓肿。
传染病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