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内容类电商流量变现,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笔者通过营销三步论——好奇、改变、选择,来分析内容类电商流量变现的运作逻辑。并 通过相关的竞品分析,对比各内容类电商流量变现方式的优劣处,对流量变现提出自己的 一些观点和看法。 如何才能使更多的流量变现?这应该是所有内容电商运营想得最多的问题。 那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电商转化率的本质是什么? 2017年,小红书开始力邀明星入驻,提升的其实是流量,其实作用力不是直接作用在转化 率上。而去年爆出的淘宝好评造假的黑色产业链,也说明了运营内容时,电商们为提高转 化率绞尽脑汁。 如果用电商对比实体零售中的销售环节,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内容电商就像是想吸引顾客 卖出商品的销售员,转化率就是这个销售员的出手成功的概率。 而一个关于音响城销售的故事,对理解这个问题颇有启发。 ——90年代电脑城、音响城一般存在两种销售: 第一种销售站在店门口,见人就发传单:买音响吗?这种销售占到99%,看似勤奋,风餐 露宿,百般辛苦,却是守株待兔,人称“扑街销售”、“传单销售”; 第二种店员则会用产品信息吸引目标客户,比如说句“先生,德国货,进来听听看?” 如果顾客进店,店员会询问第一个问题:先生听AV还是Hifi?——目的是区分客户是发 烧友还是随便听听。随后挑选曲目,打开功放、音响后,如果效果确实特别好,顾客可能 会觉得:确实需要换个音响了。 最后,店员会提供一点价格优惠,但当时顾客会不会买,可能取决于更多因素,比如:价 格、目前已经收集的比价信息等。 营销学的三步原理 这个故事的三段,其实对应了经典销售原理的三个步骤: 好奇: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兴趣。 改变:让客户觉得需要购买这个产品。 选择:让客户在当下做出选择,此时此地购买,订单支付。 对应到两种销售的行为,可以对比为: 如此你是不是能够发现,现在许多电商Banner添加的广告栏,页面推送的产品信息,就 像音响店里的“扑街销售”,街边健身房的传单小哥——当你点进页面时就对你搔首弄姿, 实则效率低下,还影响了用户浏览体验。 接着,我们结合几家做内容的电商和营销三步,简单做个针对电商转化方式的竞品分析, 看看电商做内容时,都做了什么。 挑选小红书、识货作为内容电商的直接竞品; 天猫种草圈由于天猫用户平台体量大,而且也在做内容。大众点评由于功能相似,两者作 为一般竞品。 通过对比: 小红书做转化的方式是:在引起好奇环节中,用明星效应带来了巨大流量,也为引起用户 购物改变的环节起到了延伸作用。 识货的转化优势在于和虎扑的精准流量对接——流量用户本身就是体育、运动爱好者,消 费群体和流量来源较为吻合。而虎扑在潮鞋、运动品牌细分领域的专业内容也更有优势。 反观,天猫优势则集中在阿里平台的强大电商运营能力。 中小电商追求转化率,三步环节,缺一不可 为何缺一不可? 对于当前市场的中小型电商,原因就是:引发好奇环节和触动选择环节,用户的心态、场 景和需求完全不同。 在引发好奇阶段,用户还属于“闲逛”的状态,是兴趣这种弱驱动力在引导行为。而此时, 直接引入商品环节,产品信息、价格等强理性的驱动因素,和用户“闲逛”的心理需求极 不匹配。除非这个用户本身就是这个商品的目标用户,不然极难达到转化,反而会让用户 不适应,吓跑用户。 而营销中“引发改变”这个环节,就是对用户心理进行过渡。用有趣而值得信任的内容, 为用户介绍商品,从而用商品的特性,引发目标用户的购买欲望。例如:专业音响店员 在引用户进店后,先区分了用户是否是发烧友,然后推荐、试用了适合的产品,让产品去 打动用户。 反观现在很多内容电商的搭建方式,往往只是在流量端和商品终端做足文章,如图片识别 兴起时,有过关于社交图片通过AI识别直接导入商品链接的电商方案,笔者认为不易成 功。原因就是:用户“闲逛”和“购买”的心理需求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引导转化。 市场上只有少数感性消费的现象,可以间接跳过“引发改变”这个环节的,比如:粉丝经 济,部分游戏的收费场景。 将用户一直置于感性消费的情感中,固然是企业最理想的状态,但大多数电商无法做到。 而在“触动选择”环节,大多数中小电商又难以匹敌京东、天猫。原因是京东、天猫的物 流水平、供应链成本已经做到很低,所以“触动选择”环节的剩余价值也越来越低。 所以,可见:中小电商若要和阿里、京东分一杯羹,在“引发改变”环节做足功夫更加可 行。 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除了功能和流程实现了三步布局,也更应该对用户进行三步分层, 来对应不同的用户心态。 在兴趣层的用户应更多收到增加关注度、增加用户时长的推送,同时推送少量商品信息类 推荐,用来尝试转移至改变层。停留在改变层的用户,应该更多收到精细化的商品信息和 推荐,同时尝试有商品链接的推送,尝试引导进入选择层。抓住现有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