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内科学_再生障碍性贫血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内科学_再生障碍性贫血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wujun_d***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贫血
资料大小:857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25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4/11(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内科学_再生障碍性贫血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作者:邵宗鸿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第五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及疗效标准 重点难点 病因、骨髓特征性病理改变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 一、概述 内科学(第9版) (一)定义 内科学(第9版) (二)分型 1. 按病情轻重程度 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 非重型再障(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 2. 按发病原因 先天性AA(inherited aplastic anemia)。 获得性AA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 一、概述 内科学(第9版)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为: 1.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 2.化学因素 氯霉素、苯等 ; 3.放射线; 4.免疫异常。 内科学(第9版) (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 CD34+细胞数量减少;集落形成能力下降。 (二)造血微环境异常 (三)免疫异常 Th1细胞、CD8+T抑制细胞、γδTCR+T细胞↑; IL-2、IFN-γ 、TNF↑。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传统学说认为,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 内科学(第9版) 三、临床表现 快速进展的贫血 感染、发热 广泛出血 ,颅内出血危险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非重型再障: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 (一) (二) 内科学(第9版) (一)血象 1.SAA呈重度全血细胞↓; 2.白细胞( WBC )计数<2×109/L; 3.中性粒细胞( N )<0.5×109/L; 4.血小板( PLT )计数<20×109/L; 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6.NSAA:呈全血细胞减少,但达不到SAA的程度。 四、实验室检查 NSAA血象: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 SAA血象: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白细胞仅见一个淋巴细胞。血小板极少 血涂片 内科学(第9版) 内科学(第9版) 1.SAA多部位增生重度减低,巨核细胞缺乏; 2.淋巴细胞、非造血细胞比例↑; 3.骨髓活检显示全切片增生减低,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或(和)非造血细胞增多,无异常细胞。 (二)骨髓象 四、实验室检查 SAA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 NSAA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骨髓象(低倍镜) 内科学(第9版) 内科学(第9版) SAA骨髓象:骨髓造血岛呈空网状,仅见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大量网状纤维,未见造血细胞 NSAA骨髓象:淋巴细胞较多,可见中性晚幼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晚幼红细胞核高度致密,浓缩呈“炭核”样 骨髓象(高倍镜) 内科学(第9版) 正常骨髓组织 再障骨髓组织 骨髓活检 (三)发病机制检查 1.CD4+细胞:CD8+ 细胞比值减低,Th1:Th2型细胞比值增高, 2.血清IL-2、IFN-γ 、TNF↑ , 3.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 4.骨髓铁染色示贮铁↑,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 )染色强阳性,溶血检查均阴性。 内科学(第9版) 四、实验室检查 内科学(第9版) (一)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一般无肝、脾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科学(第9版)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 4.急性白血病(AL); 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6.其他。 (二)鉴别诊断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科学(第9版) (一)支持治疗 1.保护措施; 2.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成分输血; 控制出血; 控制感染; 护肝治疗等。 六、治疗 (二)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 免疫抑制治疗 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 ) 马 ALG 10~15mg/(kg·d)连用5天;兔ATG 3~5mg/(kg·d)连用5天; 环孢素:适用于全部AA 3~5mg/(kg·d) ,注意肝、肾损害 ; 其他 甲泼尼龙等。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 (二)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2. 促造血治疗 雄激素治疗 司坦唑醇(康力龙)2mg,每日3次;十一酸睾酮(安雄) 40~80mg,每日3次。 造血生长因子 常用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G-CSF )、红细胞生成素( EPO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 3. 造血干细胞移植 40岁以下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有合适供体 SAA患者 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 (二)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重型再障的治疗策略 内科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