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单纯依靠国家教育投资已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无法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资金缺口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瓶颈。高校后勤社会化缓解了高校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但仅仅依靠高校后勤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满足扩招而需进行的高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前后,部分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新建后勤基础设施,但巨额的银行贷款在给后勤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数目不菲的利息和财务风险,同时也对非赢利性质的高校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经济机构多元化和社会事业的投资渠道多样化的现状下,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已成为可能。创新机制,实行政府扶持和社会参与并行的高等教育投资模式,实现资源互利互补,成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是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政府与承包商合作经营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虽然现在还未被全国高校普遍采纳用以建设准高校后勤基础设施,但有些高校已经率先尝试,也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力求在这些高校实践和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建构高校后勤基础设施BOT模式,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高校BOT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站在高校的角度,分析高校BOT项目立项到移交整个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为高校BOT项目的具体操作提供参考,并以H高校T校区留学生宿舍楼的建设为例,对其可行性和主要风险及其应对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为我校及其他高校用BOT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实际操作的参考依据。关键词:高校后勤BOT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