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硕士毕业论文《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实证研究》(57页).rar
摘要
一直以来,公司价值估计不仅是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
还是证券投资者赖以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在当前大力倡导价值
回归理念的经济背景下,借助权益估值模型与数理统计方法来探索公
司内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选取1995一200
年来自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类回归方法对
ohlson(1995)和FelthamandOhlson(1995)创立的包含线性信息动态过
程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进行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在构成本文样本的195家上市公司中,权益资本成本率的
中位数为3.84%,均值为4.75%,二者均高于2001一2006年间的无风
险利率,符合风险与回报对称原理。据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剩余收
益多半为负数;即使不扣除非经常损益,剩余收益小于零的样本比例
仍然高达43.33%,表明不少上市公司自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偏低,价
值创造能力较弱。
其次,利用方程组回归法对线性信息动态过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
明,剩余收益、净资产具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绝大多数
公司基本满足持续经营假定,但也有不少样本并不符合稳健性会计要
求。从一致性检验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公司的内在价值低于市值,但
北京化工大学硕L学位论文
高于账面价值,表明不少公司年份的股价被高估,这与研究股价泡沫
的国内文献的观点颇为相似。
最后,探索估值变量的价值含义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基于不同模
型规格的检验结果表明:(l)净资产、剩余收益及每股收益都与调整
后的股价显著正相关,并且它们之间具有相互增量的价值相关能力;
就单个变量的解释能力而言,每股收益最高,剩余收益次之,净资产
最低。由此可见,投资者更多的是关注利润表信息,并且只注重表层
的会计利润,而忽视了真正代表价值创造能力的剩余收益,导致股价
对每股收益的定价乘数高于其他变量。(2)基于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
表明,在考虑公司特征和时期特征后,模型的拟合优度大幅提高,可
见公司年份数据确实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和时期特征。(3)从拓展性
检验结果来看,各组模型对股价的解释能力还与取样年份、上市地点
及剩余收益符号有关。此外,流通股比例、公司规模、股票系统风险、
行业属性等也能对股价提供一定的边际解释贡献。
关键词:剩余收益,权益估值,线性信息动态过程,净资产,股
价,价值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