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讲座提纲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三制”管理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组织机构
◆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特点
◆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
◆ 水土保持工程进度控制
◆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控制
◆ 水土保持项目合同管理
◆水土保持监理实践
◆监理工程师考试信息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温家宝副总理2002年5月出席了《第12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责任,也是全球水土保持科学家的光荣使命。”
一、形势的发展与要求 小康社会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大战略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二大战略,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三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
保护资源 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
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战略地位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我国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灾害频繁,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水浑了”四大问题十分突出,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综合防治,成效显著
至2002年底,全国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万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200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果4000多万公顷,种草保存面积400多万 公顷;还兴修了大批蓄水保土工程,在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减少江河泥沙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作用。据统计分析,这些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减少进入江河的泥沙15亿吨,增加蓄水250亿立方米,增产粮食170亿公斤;使1000多万人口脱贫。同时,国家从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预计到2003年年底可以完成规划数的一半。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体制新规定 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规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划立项,按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按设计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效益考核。 国家计委、水利部有关规定中,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积极推行“三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体制新变化 由小农水补助变为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形式为主
国家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大为增加
投资定额标准提高数倍
国家投资规模大幅度增加
开发建设项目的基建投资
财政拨付、报账制、财政转移支付 1.投资体制变化 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三制管理要求: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质量管理规定:落实行政、设计、施工、监理、管理责任,终身负责制 2.管理体制变化 建设管理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工程投(融)资、建设、管理经营引入竞争机制
培育水土保持设计、施工、监理市场 3.经济体制新变化 依法建、管、用,明确各方行政和法律责任
规范资本、建设、设计、监理市场,实现公正、公开、公平竞争
堵塞工作漏洞,防止腐败滋生
实施行政许可的需要--技术支持 4.法制建设变化 5.管理水平新要求 实现由群众运动型管理到基本建设型管理的转变
实现由自我约束型管理到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管理的转变
实现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
实现由国家市场到国际市场接轨的转变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工 程 措 施 植 物 措 施 保土耕作措施 坡面工程 沟道工程 水保造林 水保种草 增加覆盖 水保耕作 斜坡固定工程 小型蓄水工程 小型排水工程 沟头防护工程 梯田工程 引洪拉沙造地 沟床固定工程 淤地坝工程 小型水库工程 引洪淤灌工程 崩岗治理 坡面水保林 沟道水保林 河岸库边水保林 路渠村边造林 固沙造林 坡地种草 封育治理 固沙种草 沙障固沙 草田轮作 间作套种混种 带状间作 合理密植 种植绿肥 等高耕作 沟垄种植 丰产沟耕种 深耕深松 集雨节水灌溉 二、水土保持工程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