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HRM > 人力资源 > 就业离职 > 21世纪初就业促进与教育发展报告(doc 31).rar

21世纪初就业促进与教育发展报告(doc 31).rar

资料大小:222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31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7/4/3(发布于山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6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21世纪初就业促进与教育发展报告(doc 31).rar”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21世纪初就业促进与教育发展报告
谈松华王建执笔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在实现了最初意义上的人口转变,即在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的同时,加速向城市化和非农化进程推进,开始了包括人口数量、结构和素质等相关内容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口转变历程。人口过多虽仍然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但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所导致的人口就业结构性失衡和城乡结构转换困难成为当前的主要人口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教育。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帮助社会应付人口变化的后果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 就业压力下的教育发展

21世纪初,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使中国正处于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期。中国13亿人口中,有7.4亿的劳动年龄人口,从总量来说,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进入劳动力年龄的人口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1],劳动力市场政策从比较消极的收入支持政策向以鼓励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转变[2],而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则是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拓宽他们参与经济与社会生活机会的重要手段。

(一)发展教育可以减轻劳动供给压力

由于劳动力供给数量取决于劳动参与率和人口数量,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降低劳动参与率,可以降低总人口中就业的劳动力数量。2000年,15~19岁人口为1.03亿人,其中在校学生数仅占同龄人口的41.3%(见图1);城镇15~19岁劳动力的参与率达到35.19%[3],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为221.15万人[4]。巨大的人口总量加上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加大了劳动力的供给量。据统计,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由于教育供给不足,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代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5]。1999~2001年,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三年共计扩招323万人,相当于使同等数量的高中毕业生至少推迟就业3~4年,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培养和储备的蓄水池功能,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水平和结构也得到极大改善[6]。

图12001年部分国家15~19岁在校学生数占同龄人口的比例

资料来源: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3,OECD Indicators.其中中国数据为2000年。

(二)教育产业与就业创造

教育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教育行业自身和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出版印刷等与教育相关的服务行业就业岗位的增加。当前,中国教育人口即学生数与教职工数之和高达3.3亿,占全部总人口的26%以上(见表1),为此所创造的教师工作岗位数量相当庞大,200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1581万人。1999年开始的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到2002年仅对专任教师的需求就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13.1万人。此外,高校扩招还相应带动了其他类别和层次教师岗位的增长及与教育相关的服务业岗位的增加。

表1 1997~2002年中国教育人口变化情况
年 份
教育人口(万人)
教职工总数(万人)
教育人口/总人口(%)

1997
32653
1577
26.7

1998
33389
1580
27.0

1999
43268
1600
27.5

2000
33685
1597
26.8

2001
33709
1576
26.6

2002
33452
1581
26.2

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教育部门担负着传播和扩展科学知识的任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科技和教育基础与实力也越雄厚(见表2)。中国的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比如每万人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为美国的1/8,大学普及率仅为美国的1/10,使得科技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不够显著。据世界银行测算,尽管中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率为10.4%,但实际失业率超过10%[7]。

表2 部分国家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国 家
2000年人均GNP(当年价美元)
1999年失业率(%)
1998年大学普及率*(%)
2000年从事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万人)

美 国
34100
4.3
77
41

加拿大
21130
7.2
58
30

澳大利亚
20240
6.7
80
33

英 国
24430
5.1
58
27

德 国
25120
9.3
46
29

法 国
24090
14.0
51
27

日 本
35620
4.6
44
50

中 国
840
8.27**5

资料来源:①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②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2001——信息经济中的就业问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③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为大学普及率为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的百分比;“**”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的城镇失业率,日本的失业率为2000年数据。

注:全时当量指全时人员数加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赶不上入学率的增长速度,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见图2)。 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在80%左右[8],2003年全国总体就业率为70%,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0%以上,高职(专)的就业率仅为55%[9]。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要求他们必须转变求职择业的传统思维,走向自主创业。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不同程度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据《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年的报告,在全球37个国家的创业活跃程度评估中,中国创业活动指数(TEA)为12.3%(即100人中有12.3人在创业),排名第9位,表明中国正处于创业活动期。但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0%~30%[10]。这说明,当前中国除了改善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2 1996~2001年不同学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变化情况

注:“初次就业率”是毕业生毕业离校时已经落实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占整个毕业生总数的比例,统计范围仅包括教育部与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院校。

资料来源:瞿振元主编《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第2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01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0日。

(三)教育: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

伴随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新兴的行业、职业和技术对素质和技能较高的人才存在着较大需求。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要求的最低标准不断提高,而低学历、低技能的劳动力大量积压。据测算,1990~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0.07,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长率为0.07%,表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然而同期对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却为1.07,即GDP每增加1%吸纳的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增长率为1.07%,而且房地产、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在3~15之间[11]。根据劳动部2003年对8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的定期监测,用人单位中分别有近90%和40%的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提出要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只有硕士以上的求职者以及各种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大于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甚至大于2。这说明文化程度水平较高或较高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见图3和图4)。

图32003年劳动力市场按文化程度分组的求人倍率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