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 年 11 月 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 年 10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根据 2016 年 7 月 2 日第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 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 2018 年 10 月 26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 第二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总 则 节能管理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一般规定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交通运输节能 公共机构节能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节能技术进步 激励措施 法律责任 附 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 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三条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 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 源发展战略。 第五条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 节能工作。 第六条 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 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七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 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 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八条 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 与进步。 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 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 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 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 受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节能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 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 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 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 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依照法 定程序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标准 或者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 案。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