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离职分析报告
W A T S O N W Y A T T
Watson Wyatt reserves all right of this document that prepared only for LG Chemical China.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mechanical,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other employee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Watson Wyatt.
Strictly Confidential
1
2
目 录
一、公司离职现状
二、离职现状分析
三、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
3
一、 现状
03、04年度季度别离职率
4
二、离职现状分析
(一)离职时间分析
1。 公司全年月离职率均控制在14%以内,公司离职率总体上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
2。6月与7月是公司员工离职的相对高峰期,原因可能有:
1)4月份薪资调整没有能够满足一些员工的期望。
2)就公司历史销售奖金数据来看,员工上半年度奖金往往高于下半年度,因此员工会选择年中离职。
3) 应届毕业员工的大量入职给于老员工一定的心理冲击。
5
二、离职现状分析
(二)离职员工职群分析
各职群在不同季度的离职都比较平均。
除2季度外,行政支援岗位的离职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职群离职率。原因有:
1) 公司对行政支援类岗位员工的重视程度对于其他类岗位。
2)行政支援类岗位的工作成就感不易得到满足。
3)行政支援类岗位的市场需求比较广,再就业机会相对较高。
4)2季度的薪资调整对行政支援岗位员工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
6
二、离职现状分析
(三)离职员工在职时间分析
员工在公司就业时间不超过2年的占离职总人数的85.1%,其中工龄未满1年的占58.2%,1至2年的占26.9%。原因可能为:
1) 员工入职前后对公司认知有较大偏差。
2) 入职培训工作没有有效展开,员工未能及时理解和融入公司企业文化。
2. 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工龄未满1年就离职者分别占62.5%和63.6%,远高于行政支援人员的43%。原因可能为:
1)销售人员由于背负销售指标,其工作压力相对行政支援人员更为显著和直接。
7
二、离职现状分析
(四)离职员工部门别分析
8
二、离职现状分析
(五)离职员工职级分析
1. 主管级与助理级在不同季度的离职率比较平均。
2. 经理级在2季度的离职率明显高于其他季度,原因有:
1) 公司于2季度辞退方黎经理;劝退崔勇杰经理、张健经理。
9
三、离职原因分析及策略
(一)离职原因
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被辞退,公司因为该原因离职的员工数量很少,反映了公司员工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公司有较强的能力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
因不适应本职工作而被辞退或主动辞职。其中包括工作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的;不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还有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或工作关系而导致离职的。
因迫切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而准备参加考研究生考试或因继续攻读学位,但公司不能提供此类条件造成了这些员工的离职。
出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虑,不想长期在一个公司工作,希望通过换公司寻求新的发展,从而离开公司;
因公司提供的条件不能达到个人对工作、收入的预期而离开公司,或者认为公司的内部选拔力度太小,在公司不太有可能晋升机会,去其他公司寻求个人发展空间;
还有少数员工因家庭原因造成了离职。
10
三、离职原因分析及策略
(二)应对策略
加强员工选拔的力度。
把好选拔员工的关口是预防员工离职的基础,公司不仅要从备选人员的职业素质方面考察其是否适合应聘岗位,而且相关人才测评工具,对员工的个性特征、发展潜力以及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能力、气质类型、认同感上选择最适合公司的员工。另外,考虑到应届大学毕业生和高学历人才的稳定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大了校园招聘的力度。
方法:
1) 应聘人员第一次面试必须由HR招聘担当参与,第一轮面试项目包括:
气质类型测试
认知能力测试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2) 进行校园招聘
11
三、离职原因分析及策略
(二)应对策略
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选送员工进修。
作为成长型企业,知识型员工占据了公司员工的主导地位,无论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公司的长远发展出发,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都是非常重要的。
方法:
1)HR部门对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系统的完善;
2)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既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也涉及公司管理、员工基本素质等的培训。
3)培训方式:
a) 聘请有专长的公司员工或外部专家进行公司内部培训。
b) 和大学、培训公司联合培养的方式。
c) 邀请公司资深员工就自身经验给新员工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