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研究成果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的研究工作获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特别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北京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
作的合作者对此研究工作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学位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特此申明。
签
名:
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理工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
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
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③学
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
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
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签
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
网络众包是以“大众参与”为核心,企业借助网络众包平台形成的虚拟众包社区,
对全球创新参与者的创意和知识技术等资源要素进行搜集,整合社会大众的创新资
源,共同创造价值,提供更多的众包产品或服务,实现企业创新活动无边界化发展。
受益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鼓励“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发展方
针,网络众包的发展速度逐步提升,涉及领域也由最初的解决问题和提供创意扩展到
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生产等领域。推广和应用网络众包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吸引社会大
众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掘和激发社会大众智慧和创造力,把我国庞大的人口负
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而且通过网络众包模式能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要
素,吸引全球大众参与,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并实现技术追赶和超越。目
前学术界对网络众包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一般性的概念描述、网络众包的运作形式、参
与人特征和动机等问题的定性分析,并没有对网络众包开展系统的深层次定量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网络众包参与者角度出发,结合博弈论、结构方程模型和数值仿真分
析等方法和技术,在分析网络众包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网络众包参与者个体绩效、
创造力及激励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第一,网络众包的运行机制分析。首先,阐述了网络众包的来源和特点,发现网
络众包存在无边界化、不确定性、价值最大成本最低化以及严峻风险等问题;其次从
对网络众包的主要参与主体分析入手,构建了“社会大众-虚拟众包社区-网络众包平
台-发包方企业”四位一体的网络众包运行流程;最后对网络众包的学习机制、激励
机制、价值共同创造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
基础。
第二,网络众包参与者个体绩效研究。本章基于近因效应理论和网络众包个体绩
效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理论假设和概念模型,通过对网络众包竞赛网站 Kaggle的参
赛选手个体比赛历史数据进行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网络众包参与者个体绩
效的主要因素。构建网络众包参与者个体绩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判断选手参赛数
量、任期、总排名、比赛时间、提交次数和参赛间隔对个体竞赛成绩的作用;构建个
体绩效的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个体的参赛数量和参赛间隔在其他变量与个体绩效之间
I
所表现出的调节效应。
第三,网络众包参与者个体创造力研究。本章在工作投入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基
础上,从生理、情感及认知投入维度概括了网络众包参与者的投入程度,从领域任务
自我效能和互动学习自我效能维度测算了网络众包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出个
体投入和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假设,并根据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网络众
包参与者个体工作投入和自我效能以及创造力进行相关统计,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众
包参与者个体工作投入、自我效能与个体创造力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参与者个体投
入程度和自我效能感对其创造力的作用路径。
第四,网络众包参与者个体的激励研究。首先,对网络众包参与者个体激励模型
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应用贝叶斯方法制定了多位接包方参与者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
的贝叶斯博弈,构建了能够使接包方参与者发挥出最高程度的努力来完成众包工作的
最低奖金激励计量模型。进一步通过 matlab软件对奖金激励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实验,
验证了最低奖金激励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最后通过模型数值仿真结果和计量分
析,提出了网络众包参与者的奖金协同激励机制、评级激励机制、任务分配激励机制
和服务激励机制。
论文采用定量化的方法对网络众包参与者的个体绩效、创造力和激励问题进行了
研究,弥补了部分理论的研究空白,扩展了网络众包的绩效管理和激励的方法和思路,
为网络众包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网络众包;运行机制;个人绩效;创造力;激励;
II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