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保险 > 保险经营 > 保险综合 > MBA毕业论文_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的定位与运作模式研究(61页).rar

MBA毕业论文_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的定位与运作模式研究(61页).rar

资料大小:9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9/9(发布于福建)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前 言
自解放初期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一直采用的都是由国家和企
业为劳动者甚至全体老年公民提供退休金或养老金的模式,职工一旦进了国营企
业,生、老、病、死便都由国家、企业共同负担,经过几十年,国家财政的负担
越来越重,而大型的国有企业的包袱也越来越不堪负荷,国家劳动保障制度改革
势在必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在进行试点和总结实践经验的
基础上,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出台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
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为了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养老办法,逐步实现国家、企
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保障体系,从 1991 年起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
知》、《关于建立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劳动和社会
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法令条例,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劳动保障制
度的建立与实施,从法律制度上提供了根本保障。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从 1998
年以来,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过去的只覆盖国有企业逐步扩大到
集体、个体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到 2002 年底,全国参
加养老保险的人员为 1.47 亿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 1.02 亿人,均为 1990
年的 2 倍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 1999 年开始实施,目前参保人数为 9400 多万
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已近 2000 万人。社保基金征缴收入平均
每年递增 24%,从 1998 年到 2002 年的五年间,仅中央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就达
近 2000 亿元,目前已积累的社保基金达 1200 亿,养老金水平、失业保险金和城
市居民生活保障标准均有很大提高。

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
在很多问题的,与市场需求及潜力相比,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同时也缺乏与市
场化投资相适应的合理的管理体制与管理规范,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困难重
重,收益率很低,缺乏合格的经办机构与经办人员,从政府监管角度来说,也缺
乏发展企业年金的清晰思路与法律保护。

近二年来,政府相关部门明显加快了社会劳动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相关的
对企业年金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也开始进行讨论,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据专家
估计,企业年金市场的潜力巨大,未来三年内可能每年会递增 1000 亿,2010 年
市场规模将达到 1 万亿元,而据世界银行预测,到 2030 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总
规模将高达 1.8 万亿美元。依据加入 WTO 承诺的开放时间表,“中国加入 WTO
后的三年内,即 2004 年 12 月 11 日以前,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中国公司和外国
公民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及年金服务”,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将马上迎
来一个与狼共舞的时代;同时,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国内各类金融机构,
如保险、信托、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也都跃跃欲试,欲分得年金市场一
杯羹。本文主要是从保险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公司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企业年金市场。

本人研究过程中,难免疏漏,以偏概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目 录
中文摘要……..3
英文摘要……..4
研究意向……..5
理论回顾……..6
基本假设……..7
研究方法……..8
论文正文
一、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9
(一)企业年金的定义、性质与特点..9
(二)企业年金发展的历史沿革….…10
(三)企业年金未来发展的趋势….…11
二、保险企业经营企业年金优劣势分析 .14
(一)优势和机遇.……14
(二)劣势和挑战….…17
三、企业年金市场主要竞争者分析…….…18
(一)银行分析.18
(二)信托公司分析.…18
(三)基金公司分析.…19
(四)证券公司分析.…21
四、保险企业的定位与运作模式研究.……23
(一)保险公司作为受托人,提供捆绑式服务的运作模式.23
(二)以信托公司为受托人,保险企业提供分离式的服务的运作模式….28
五、结论…….32
主要参考文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