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资料 > 规划说明书(最新给吴良庸教授稿)DOC

规划说明书(最新给吴良庸教授稿)DOC

良药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
资料大小:383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4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11/2(发布于广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导 言
青岛市中山路是青岛历史和文化的缩影,也曾经是青岛商业繁荣的象征。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一系列条件的影响,中山路走上了一条相对衰落的道路,成为了一个亟待复兴的城市社区。
2002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接受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山路改造领导小组和青岛市中山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青岛市中山路商贸旅游区规划设计设计工作。设计组在总结中山路已有的规划设计工作基础上,对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现场踏勘与研究,在为期3个月的艰苦设计工作中,设计组依据城市复兴的指导原则,不仅着眼于中山路地区物质环境和建筑景观的改善,还对环境与景观改善的密切相关的社区功能定位、人口与社区发展、商业与业态更新、住区改善、旅游业振兴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此报告既是设计组主要的工作成果汇编,也是设计组对于青岛中山路复兴的希望的表达。本系列设计报告分为城市设计总报告、教堂区深入城市设计子报告和滨海区深入城市设计子报告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历史与内涵
1 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地标”
·青岛原为一小渔村,宋元以后渐有商船往来寄泊。【图 前海码头(即后来的栈桥)P4F1】
·鸦片战争后,海疆频频告急,1891年6月,清内阁批准青岛设防,作为清王朝构筑北洋海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此为青岛建置之始。【图 青岛兵营P5】·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五四”运动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青岛有深刻的渊源,中山路成为青岛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表】
表 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中山路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城市发展
中山路变迁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97年,德军登陆青岛,次年强迫租青岛99年
Fredeicbstr (斐迭里街)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攫取德国在青岛的全部权益
山东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受其推动,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
胶澳商埠,直隶北洋中央政府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
青岛特别市,直辖于行政院
中山路
抗日战争
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军侵占青岛
日伪实施“治安强化”重点城市
山东路
解放战争
1945年,国民政府接管;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中山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
社会主义建设
中山路
1978年改革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总之,青岛从诞生以来,就与“海”密不可分,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的沿海地区成为中西碰撞的前沿,青岛更是东西方碰撞与交流的一个关键点,中山路则成为青岛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2 演进中的商贸、交通功能及城市建设特色
德国强租青岛后,1900年6月,德胶澳总督颁布《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界章程》,规定将德国统治的青岛地区划分为内外两界,其中青岛附近作为内界,分九个区;为达到华、欧分区建设的目的,内界九区也一分为二,分别为欧人区和华人区,其具体分界为:西起斐迭里街(今中山路)北至后楼威街(今德县路)一线,沿小北山岭经挂旗山(今信号山)至凤台岭(今青岛山),再由此沿各山岭至会前东侧山岭至海边,此内为欧人区,以外为华人区,并规定欧人区内不准华人居住。可见,今中山路及其右侧地区属于欧人区的西北角,中山路西部和北部则属华人区,不同的行政区划对后来该区建设发展产生影响。
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推出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
(1)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商贸中心,突出了这两方面的要求,既把港口铁路及商业区规划放在重要的位置,又设计中轴线式的市政绿化广场和对称式的放射型道路突出了殖民地的管理机构“总督府”。
(2)欧人区正对青岛湾,布局上运用了功能分区的概念,分为行政、商业、住宅和别墅区。太平路、青岛路、广西路一带为商业区。华人区则缺乏明确的功能分区,居住与商业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