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者 : 徐海波、李思睿、俞敏华
单位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检查技术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第三节 基本病变表现
第四节 疾病诊断
基本病变表现
第三节
脑血管DSA检查
(一)X线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颅脑基本病变
脑血管单纯性狭窄、闭塞:常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局限性突起:颅内动脉瘤
局部脑血管异常增粗、增多并迂曲为颅内动静脉畸形表现
脑血管受压移位、聚集或分离、牵直或扭曲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颈内动脉DSA: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
1. CT平扫——密度改变
(二)CT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颅脑异常表现
高密度病灶:见于新鲜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等
等密度病灶:见于某些肿瘤、血肿吸收期、血管性病变等
低密度病灶:见于某些肿瘤、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等
混杂密度病灶:为各种密度混合存在的病灶,见于某些肿瘤、血管性病变、脓肿等
医学影像学(第8版)
高密度病灶:脑实质急性期血肿
低密度病灶:亚急性期脑梗塞
1. CT平扫——脑结构改变
(二)CT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颅脑异常表现
占位效应: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
脑萎缩: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脑池扩大,髓质萎缩显示脑室扩大
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时,脑室系统普遍扩大,脑池增宽;梗阻性脑积水时,梗阻近侧脑室扩大,脑沟和脑池无增宽
医学影像学(第8版)
占位效应:左侧硬膜下血肿及脑实质血肿,致左侧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右移
梗阻性脑积水:右侧小脑占位,致幕上三脑室及侧脑室扩大,脑沟脑池未增宽
1. CT平扫——颅骨改变
(二)CT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颅脑异常表现
颅骨本身病变:如外伤性骨折、颅骨炎症和肿瘤等
颅内病变累及颅骨:如蝶鞍、内耳道或颈静脉孔扩大以及局部骨质增生和(或)破坏,常见于相应部位的肿瘤性病变
颅骨CT:右侧颞骨骨折
2. CT增强——增强检查
(二)CT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颅脑异常表现
均匀性强化:见于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动脉瘤和肉芽肿等
非均匀性强化:见于胶质瘤、血管畸形等
环形强化:见于脑脓肿、结核瘤、胶质瘤、转移瘤等
无强化:见于脑炎、囊肿、水肿等
医学影像学(第8版)
结核性脑膜炎CT表现:脑力额裂及脑沟柔脑膜异常强化
a. 平扫;b. 增强动脉期;c、d. 增强延迟期
a b
c d
2. CT增强——CTA检查
(二)CT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颅脑异常表现
脑血管单纯性狭窄、闭塞:常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局限性突起:颅内动脉瘤
局部脑血管异常增粗、增多并迂曲为颅内动静脉畸形表现
脑血管受压移位、聚集或分离、牵直或扭曲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医学影像学(第8版)
脑CTA MIP及VRT图像: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2. CT增强——CT灌注检查
(二)CT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颅脑异常表现
脑血流量减低、血容量变化不明显或增加、平均通过时间延长且范围与脑血管供血区一致,为脑缺血性疾病表现
局灶性脑血流量和血容量均增加,常见于脑肿瘤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动脉瘤和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