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消化性溃疡
定义:
指多种因素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慢性溃疡,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呈全球性分布,估计约有10%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
流行病学
十二指肠溃疡男性多于女性,约为4~5:1、胃溃疡发病年龄大,比十二指溃疡平均晚10年,消化性溃疡多在秋冬季节发生。
流行病学
国内消化性溃疡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衡引起溃疡为大家所公认
常见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胆盐、酒精、非甾体类消炎药(NASIDS)等,防御因子包括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
GU和DU在发病机制上有不同之处,前者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后者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
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一) 幽门螺杆菌1. HP的发现: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发现
2.HP传播:HP传播通过口-口、粪-口途径,另外尚存在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对HP均易感染,其中儿童更重要,我国6-12岁HP感染率42%~48%,成年人感染率大于60%,人类是HP的自然宿主。4.HP微生物学特性:HP属G-微需氧细菌,呈螺旋状S形,有4条鞭毛,HP含有丰富的尿素酶,HP生长缓慢,需培养3-5天以上可生成菌落。
5.HP致病性 (1)与HP定值有关的致病因子:动力、尿素酶、粘附作用(2)以损害胃粘膜为主的致病因子:CagA、VacA ,脂多糖,尿素酶,溶血素,脂酶和蛋白酶(3)与炎症和免疫损伤有关的致病因子:尿素酶,脂多糖,CagA,热休克蛋白,中性粒细胞活化蛋白,趋化因子(4)其他致病因子: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离子结合蛋白,iceA基因,醇脱氢酶,生长抑制因子
6.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相关临床证据 (1)消化性溃疡HP高感染率:胃溃疡HP感染率80%-90%,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90%-100%。(2)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及预防复发
7.HP感染引起消化性溃疡:“漏屋顶”假说(Leaking Roof Hypothesis)和“胃泌素关联学说”(Gastrin-Link Hypothesis) 8.HP感染导致不同后果的解释:HP感染后可出现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HP感染者中大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其可能与感染HP时酸分泌状态有关。HP感染前处于高酸分泌状态者,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小,在低酸者HP感染患者易发生胃溃疡,而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二)胃酸和胃蛋白酶:
1910年Schwartz写下名言“无酸,无溃疡。”随着对胃酸与溃疡病关系的认识深入,胃酸不再是溃疡病发病的决定因素而是发病的容许因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壁细胞数平均比正常高1.5-2倍,但最大酸排量(MAO)变异范围很大,与正常人之间有明显重叠,仅20%-50%患者高于正常。胃溃疡患者的基础和刺激后的胃酸排出量多属正常,甚至低于正常。 胃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所以对粘膜有侵蚀作用。胃蛋白酶活性是PH依赖性的,当胃液PH大于4,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因此,没有一定水平的胃酸,胃蛋白酶本身不可能导致溃疡。
(三)非甾体抗炎药:NSAID损伤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原因,除药物直接作用外,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粘膜保护作用。长期摄入NSAID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妨碍溃疡愈合,增加溃疡复发率和出血穿孔率。NSAID所致溃疡以胃溃疡为主,溃疡发生危险性与服NSAID种类、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有关外,还与年龄、HP感染、吸烟及糖皮质激素有关。
(四)遗传因素:
溃疡病的家庭聚积
O型血发生溃疡较多
(五)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十二指肠溃疡中,胃排空加快,这可能使十二指肠肠腔内酸度增高,超过碳酸氢盐中和能力,从而诱发溃疡病。胃溃疡中,十二指肠胃反流增加和胃排空延缓,反流液对胃粘膜有损伤作用有关。(六)应激和精神因素: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已呈共识,但精神因素和溃疡发病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因果关系。应激和心理因素可通过迷走神经刺激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粘膜血流调控。
(七)吸烟:吸烟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1.8倍,吸烟影响溃疡愈合,促进溃疡复发和增加溃疡并发症发生率。吸烟可增强胃酸分泌,延缓胃排空,降低幽门括约肌功能。促使胆汁反流,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盐,影响PG合成。(八)酒精:
(九)食物: 以稻米为主食地区比以小麦为主食的地区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新鲜研磨的稻米具有保护作用,但陈旧的则有致溃疡性。亚麻酸摄入量增多,可使DU发病率下降。
临床表现
(一)症状:腹痛为主要症状,占90%,尤其十二指肠溃疡发作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即空腹痛、饥饿痛、夜间痛。GU多在餐后半小时-1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但GU节律性不如DU明显。10%患者无腹痛,根据典型疼痛确定有无溃疡,敏感性及特异性达60%。溃疡病腹痛属内脏性疼痛,常位于上腹中部偏左/右侧,常表现为隐痛、钝痛、刺痛、烧灼样痛,当溃疡穿透并与周围脏器粘连时,可出现放射痛,疼痛发生与胃酸刺激及胃、十二指肠肌肉痉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