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电力数字化 2030 序言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的战略目标。电力系统要为实现“双碳”目标承担自己的责任,建设以新能 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40%,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任务重、责 任大,承担着主力军作用。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平稳供应的同时实现深度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 高能源效率是关键,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是核心技术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电力+算力”为核心途径和驱动力。电力方面,以新能源为主体将深刻改变传统 电力系统的形态、特性和机理。源网荷储融合变换、协同发展,构成“大电网+主动配电网+微电网”的电 网形态;算力方面,以数字数据为基础,构建强大的软件平台,以软件定义电力系统,将信息技术、计算技 术、传感技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 能化,建成可见、可知、可控的透明化电力系统。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终端电能消费大幅度提升,电能除了直接使用,还间接 制造能源,实现广域电气化。广域电气化打破传统电网和产业边界,向各领域全面渗透,各行业与电力领域 融合交互,由此形成的新型能源生态系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经济性、共享性等特性,实现电 力系统的智能、安全、可靠、绿色、高效。 《电力数字化 2030》报告描绘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电力系统数字孪生蓝图; 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协同新形态下数字绿色电厂、电网数字巡检、多源自愈配网、多能协同互补、跨域电力调 度、赋能绿色低碳六大核心业务场景进行了详细分析;从数字化边端、泛在通信网络、算力和存储、算法和 应用四大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寻找技术支撑;提出绿色网络、安全可靠、泛在感知、实时网联、智能内生、 服务开放的六大电力数字化技术特征;并建议通过构建基于云边协同的技术架构,打造开放、高效、智能的 电力数字化新引擎,支撑并驱动电力系统升级转型,加速新能源消纳,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电力数字化 2030 《电力数字化 2030》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经验积累和对于电力系统的理解,对电力数字化 2030 的实现路径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划,对数字化发展目标进行了量化预测,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对能源电力行 业发展和跨行业协同合作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 中国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电力数字化 2030 序言二 从 1875年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建设完成,电力行业已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和沉淀,成为了能 源行业的柱石。 过去的 20年中,世界能源行业和产业格局发生了剧烈且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纷纷为减少人类活动对 气候变化影响而努力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石化能源行业受到自然资源储量限制而发展降速,新材料、工程和 发电技术显著的进步帮助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有可能成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智 能电网基础原理和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网运行和管理变得更加柔性、坚强和智能,电池技术和工 业制造能力质的突破促进了电动交通工具的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数字孪生、云边一体化的物联网、人工 智能、高带宽无线通讯等数字化相关技术在物联感知、数据采集、边缘计算以及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巨大进步 也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尽管如此,整个电力行业还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生产和消纳,从而减 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如何在保证安全可靠前提下尽可能地响应更加多元化的用电需求?如何持续降低 用电成本?等等。可以预见,未来 10年,在能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的电力行业将 迎来一个发展和变革的高峰。 从传统的“发输变配用调”产业链条贯通发展到现如今“源网荷储协同”产业场景融合,电力行业面 临的挑战复杂度从二维级别升级到了三维甚至多维。以“云、大、物、智、移”为典型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发 展也出现了元宇宙、Web3.0、边端智能、6G、万兆无线通讯、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大量分支和升级。 本次白皮书的编写,工作小组通过反复讨论和斟酌,确定以行业场景作为基本要素出发点,从多维度拆解和 分析相关的问题和挑战,结合优秀的业务和技术实践,适度展望未来的发展需求,以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根 本原因,更准确地锁定关键技术,更有效地思考解决方案。 电力数字化 2030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在中国乃至全球为电力行业客户提供多年的服务,深度参与并见证了全 球电力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和变革。我们清楚地看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球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 成功要素之一。数字化技术自身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领域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