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诊断学_常见症状第十四节腹痛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诊断学_常见症状第十四节腹痛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linqipi***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卫生
资料大小:770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1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10(发布于福建)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常 见 症 状 第一篇 腹 痛 第十四节 作者 : 张海蓉 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点难点 腹痛的概念、病因。 腹痛的发病机制。 腹痛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诊断学(第9版) 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腹痛的性质和程度,既受病变性质和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也受神经和心理因素影响。临床上一般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一、病 因 诊断学(第9版) 1.急性腹痛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 (3)脏器扭转或破裂 (4)腹膜炎症 (5)腹腔内血管阻塞 (6)腹壁疾病 (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诊断学(第9版) (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 (2)消化道运动障碍 (3)胃、十二指肠溃疡 (4)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 (5)脏器包膜的牵张 (6)中毒与代谢障碍 (7)肿瘤压迫及浸润 2.慢性腹痛 一、病 因 二、发 生 机 制 诊断学(第9版) 1.内脏性腹痛 腹内某一器官的痛觉信号由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引起。特点:①疼痛部位不确切;②疼痛感觉模糊;③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肝脏疼痛。 2.躯体性腹痛 由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所引起。特点: ①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 ②程度剧烈而持续; ③可有局部腹肌强直;④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如肋软骨炎。 3.牵涉痛 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特点: ①定位明确; ②疼痛剧烈; ③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如胆囊炎。 三、临 床 表 现 诊断学(第9版) 4 3 1 2 腹痛部位 诱发因素 性质和程度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1 2 3 5 4 发作时间 与体位关系 诊断学(第9版) 1.腹痛部位 一般腹痛部位多为病变所在部位。如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疾病,疼痛多在中上腹部;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疼痛多在右上腹部;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McBurney点;小肠疾病疼痛多在脐部或脐周;结肠疾病疼痛多在下腹部或左下腹部;膀胱炎、盆腔炎及异位妊娠破裂,疼痛亦在下腹部。 2.诱发因素 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前常有进油腻食物史,急性胰腺炎发作前常有酗酒和(或)暴饮暴食史,部分机械性肠梗阻多与腹部手术有关,腹部受暴力作用引起的剧痛并有休克者,可能是肝、脾破裂所致。 三、临 床 表 现 诊断学(第9版) 3.腹痛性质和程度 三、临 床 表 现 诊断学(第9版) 三种绞痛鉴别表 三、临 床 表 现 诊断学(第9版) 4.发作时间 餐后疼痛可能由于胆胰疾病、胃部肿瘤或消化不良所致;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内膜异位者腹痛与月经来潮相关;卵泡破裂者腹痛发生在月经间期。 5.与体位的关系 某些体位可使腹痛加剧或减轻。如胃黏膜脱垂病人左侧卧位疼痛可减轻;十二指肠壅滞症病人膝胸位或俯卧位可使腹痛及呕吐等症状缓解;胰腺癌病人仰卧位时疼痛明显,前倾位或俯卧位时减轻;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烧灼痛在躯体前屈时明显,直立位时减轻。 三、临 床 表 现 四、伴 随 症 状 诊断学(第9版) 1.伴发热、寒战 提示有炎症存在,见于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肝脓肿、腹腔脓肿,也可见于腹腔外感染性疾病。 2.伴黄疸 可能与肝胆胰疾病有关。急性溶血性贫血也可出现腹痛与黄疸。 3.伴休克同时有贫血 可能是腹腔脏器破裂(如肝、脾或异位妊娠破裂);无贫血者则见于胃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腹腔外疾病如心肌梗死、大叶性肺炎也可有腹痛与休克,应特别警惕。 4.伴呕吐、反酸 提示食管、胃肠病变,呕吐量大提示胃肠道梗阻;伴反酸、嗳气则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 5.伴腹泻 提示消化吸收障碍或肠道炎症、溃疡或肿瘤。 6.伴血尿 可能为泌尿系疾病,如泌尿系结石。 1.腹痛的诱因 进食(饮酒、油腻食物及暴饮暴食)、药物、手术史、剧烈运动、精神因素。 2.腹痛的特点 起病的情况、腹痛的性质、程度及部位,腹痛加重及缓解因素。 3.腹痛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常可以明确病因,对诊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