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内科学_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内科学_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三清山旅***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猝死
资料大小:813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23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5/25(发布于江西)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作者 : 刘斌 单位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第十一章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一节 概念及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心脏骤停的处理 第五节 预后及预防 重点难点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及心肺复苏技术;心脏性猝死的概念及常见病因。 心室颤动的处理步骤;心搏停搏和严重心动过缓的处理步骤。 心脏性猝死的发病机理及预防。 1.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2.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分钟黄金时段及时救治存活几率较高,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内科学(第9版) 一、概念及流行病学 内科学(第9版) 一、概念及流行病学 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减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对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病因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肌病是小于35岁病人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极度情绪变化、精神刺激 二、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 内科学(第9版) 病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陈旧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肥厚 病理生理 二、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 内科学(第9版) 心脏性猝死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内科学(第9版) 心脏性猝死临床表现 识别心跳骤停(5~10秒内完成) 呼救(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 初级心肺复苏 高级心肺复苏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一旦确立心脏骤停,应立即施行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初级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顺序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人工胸外按压 胸部按压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人工胸外按压 胸部按压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开通气道 仰头抬颏法: 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 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以通畅气道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首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1秒以上 两次人工通气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高级心肺复苏即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高级心肺复苏 高级心肺复苏 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时间是治疗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电极的位置:最常用的电极片位置是指胸骨电极片置于患者右锁骨下方,心尖电极片放在与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除颤能量:双相波电除颤首次能量选择可根据除颤仪的品牌或型号推荐,一般为120J或150J,如使用单相波电除颤,首次能量应选择360J。 一次除颤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CPR后(约2分钟),再评估患者自主循环是否恢复或有无明显循环恢复征象(如咳嗽、讲话、肢体明显的自主运动等),必要时再次除颤。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电除颤 心室颤动心电图 肾上腺素:用于电击无效的室颤及无脉室速、心脏停搏或无脉性电生理活动。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用于2 次除颤加CPR及肾上腺素之后仍然是室颤/无脉室速。 β受体拮抗剂:难治性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快速单形性室速或室扑(频率>260次/分)及难治性室颤,可试用静脉β受体拮抗剂。 硫酸镁:仅适用于尖端扭转型室速。 碳酸氢钠:早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三环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过量患者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但应注意防止产生碱中毒。对于CA时间较长患者,在胸外心脏按压、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血管收缩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碳酸氢钠。 异丙肾上腺素:可能有效终止心动过缓和药物诱导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药物治疗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内科学(第9版) 复苏后处理 复苏后处理 内科学(第9版) 室颤处理步骤 内科学(第9版) 心脏停搏和严重心动过缓的处理 五、预后及预防 内科学(第9版) 预后 预后较好 预后较差 五、预后及预防 内科学(第9版) 预防 β受体拮抗剂,ACEI类药物 抗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治疗 减轻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或缩小梗死范围等治疗措施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