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法律法规 > 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doc).rar

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doc).rar

fengyes***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野生动物
资料大小:3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12/26(发布于福建)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7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doc).rar”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

摘要: 本文根据城市野生动物种群的特点和现在所处的情况分析了城市野生动物种群所面临的困境,如生境破坏和丧失、环境污染、管理不当等。针对城市野生动物管理的现状,对城市野生动物种群管理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野生动物; 城市;种群;管理
Urban Wildlife Management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roubles existed in urban wildlife pop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and situation of urban wildlife, such as damages and loss of their habit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appropriate management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urban wildlife, this article makes a general exploration of the urban wildlife management.
Keywords: wildlife; urban; population; management
1 城市野生动物的特点
城市野生动物指那些生存在城市这个环境当中却没未经过驯养的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一些引人注目的无脊椎动物[1]。城市野生动物来源于野外,包括原地区残存下来的,异地引进的以及迁徙过程中短期逗留的种类(城市野生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也属于城市野生动物)。生活方式既有自生自灭的自然方式,又有人工条件下的圈养、笼养以及半野生状态下的人工饲养;食物来源多为人工干扰后的产物。其城市野生动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城市野生动物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使其行为产生差异。 单独的野生动物由于缺乏天敌以及人对物种的开发,使野生动物有了习惯于人的存在、气味和活动,它们经常缺乏警惕性。这样与人类安全密切接触,潜在的疾病传播也是不可避免。

1. 2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多样性较高。其范围从近乎天然的区域生态群落的遗迹,直到完全人工的生物栖息地。在局部存在于城市环境夹缝中的城市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经常出现剧烈的变更。垃圾堆或停车场都可能成为某一种城市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1. 3城市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低,外来物种数量多。在自然条件下,因为地理隔离,有大规模的生物物种迁徙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些外来种进行跨国度或洲际的引进。由于城市是人类的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成为外来物种进入的主要通道。由于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一些濒危的物种对城市化更为敏感。在城市化过程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乃至消失,而外来种一般的会随着这种进程迅速扩张,使食物资源充足,种群数量占绝对优势,并将其他物种从生态系统中淘汰掉。[2]
2 城市野生动物面临的困境
2. 1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野生动物发展的矛盾
在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今天,城市野生动物生存不利于城市资源整合,城市野生动物普遍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境,要么被商业区、生活区包围,要么紧邻交通要道,很难再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使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消失。最终使城市野生动物减少或消失。

2. 2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化
城市是高密度集中人群而形成的特殊环境。城市发展是城市朝着人群更高密度和更大规模的发展,结果造成人口拥挤,能源和资源大量消耗,城市设施密布,生活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垃圾等排放堆积,使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再加上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等。即在人为活动的强烈干扰下,产生了许多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严重地影响着城市野生动物生存与发展。直接导致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境丧失,最终使其种群数量减少。

2.3城市野生动物园的潜在问题
有些城市野生动物有幸走进了城市野生动物园中,但却难以摆脱笼舍的束缚。城市野生动物园中的管理者对野生动物园的管理方式、经营思路违背建园宗旨。野生动物园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给野生动物营造相对舒适自由、较为宽松的空间环境,给人民群众提供亲近动物、爱护动物、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方便场所。可不少野生动物园,为了压缩成本,圈占的场地狭小,安置的动物密集,难以让动物们充分享受野外生活情趣和展现天然习性。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的公众教育本来就不够重视,这样更导致公众对城市野生动物园内的野生动物感性认识很差。最终收不到保护城市野生动物的良好效果[3]。

2. 4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和科普力量薄弱
城市野生动物管理、科研、技术人员匾乏,但从当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人员不仅难以承担科研任务,而且管护经验欠缺,造成动物病死率较高,给物种造成较大浪费甚至破坏。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担负动物保护、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等职责由于主管部门管理不善、控制不严,城市野生动物呈现出无序发展的状态,造成野生动物这一极为特殊的资源变相流失,影响和阻碍了城市野生动物的发展[4]。

3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初探
3.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素质
在城市野生动物的保护中,注重增强公民的城市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把动物保护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来抓,加大城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保护城市野生动物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积极将城市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教育渗透到各城市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以课堂为阵地,教育为主导、增强城市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为目的的原则,积极将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中。在学校开展各项“爱鸟周”等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区,以社区带动全社会,养成良好的城市野生动物保护习惯,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动中来[5]。

3. 2健全法律制度,理顺管理体制
要解决城市野生动物的存在和发展的问题,首先需要法制的健全和体制的理顺。虽然现已颁布有《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野生动物管护的法律法规,但专门规范城市野生动物各项活动的法律规范尚缺乏;虽然有关法律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分别由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但对城市野生动物里的动物如何保护及机制怎样运转规定尚不够明朗,致使城市野生动物的活动仍是只能停留在行业自律的状态之下。当前亟需制定城市野生动物条例之类的法规规章,规定保障动物基本生存权益和生活福利的内容等,使城市野生动物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2加强行政干预,积极引导整合
城市野生动物资源和经营管理活动,涉及到农业、林业、城建、园林、土地、规划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城市野生动物产业不仅是一项社会产业,而且是一项承担许多社会公共职能的公益事业。因此,要与对一般企业的管理方式有所区别, 要坚持动物保护优先的原则,也要充分考虑野生动物园的实际困难。将城市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野生动物园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野生动物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使城市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建设与保护的平衡,达到21世纪的绿色城市[6]。

3. 3 在城市中建立适当的城市野生动物园并进行合理的管理
3.3.1栖息地管理城市野生动物园内所有动物栖息地均由专人负责卫生,绝大多数动物展区设有员工休息小屋,以保证在动物生病、分娩等紧急情况时能得到全天候照顾.现行管理方式对于个别动物却稍嫌不足,如:(1) 食草类笼内粪便堆积过多,没能得到及时清扫,不但影响动物生活环境,也使游客感觉很不舒服; (2) 整个食肉类展区气味较浓; (3) 部分展区,如孔雀园,过分强调游客不能进入草坪区,造成员工态度生硬的不良感觉.
3.3.2饲料管理设有专用饲料室,对园内所有动物食物进行研制、加工、配发,由饲养人员根据不同动物习性、日粮标准进行定时、定量投喂. 部分动物如鸣禽、孔雀、鸽子等,除管理者投喂外,还以成本价出售部分饲料的方式让游客参与喂食.现行动物饲料管理体制的特点是: (1) 保证动物营养全价、平衡、卫生; (2) 便于对员工的管理,杜绝个别员工责任心不强,投给动物变质食物; (3)喂养方式多种多样,采取让游客也参与的方法,既喂食了动物,又吸引了游客,增加了经济收入.但某些对食物要求相当苛刻的动物,如不随时进行针对性的食物调配,势必造成长期营养单一、影响动物健康. 另外,动物园内虽有禁止喂食的宣传牌,但对游客的约束力不大,有的游客无视宣传警示,随手乱投乱喂,轻则导致动物腹泻、食欲下降、身体受损等, 严重的则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命[7]。

参考文献
[1] 马建章.邹红菲.贾竞波.野生动物管理学(第二版)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孔维尧.周宏力.邹红菲. 马建章.城市野生动物与生态城市建设 野生动物杂志2005.26(6);30-33
[3] 左斌 . 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06
[4] 康兴梁.动物园规划设计北京林业大学2005
[5] 邹红菲.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马建章院士等论文集 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6] 桑景拴. 刘少华野生动物园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7月第19卷第4期
[7]周伟,杨梅,黄和显 昆明动物园迁地保护及管理分析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第24卷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