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全国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经验交流材料(提要)
北京六一幼儿院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一直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在为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交往习惯等做着不懈的努力,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的确在"养成教育"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优势,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我院编写出版的一本《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曾为幼儿教育做出过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近些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纲要》的深入学习,这所名园没有在曾经辉煌的历史和成绩面前停下脚步,而是积极地进行着反思与实践。
在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养成教育”的方法与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够很好地实现传承与发展?
目前的“养成教育”与《纲要》之间到底存在着那些差距?需要经历怎样的转变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求?等等,今天的六一人在反思中结合自身认知和对《纲要》的理解,对养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等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提出了今天在我院养成教育过程中的“三个转变”,即由过去“严格的要求”转变为今天“快乐的学习”;
由过去“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今天“主动的需求”;
由过去“消极的保护”转变为今天“积极地培养、锻炼”。
一、“严格的要求”转变为“快乐的学习”
转变起源:在今天的养成教育中,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及个体差异的关注
《纲要》论述:健康领域的第一条目标即是:要培养幼儿“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这就涉及到了对幼儿心理、幼儿情绪的关注,“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生活方面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和常规要求”等等的提法,也都明确地提到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以幼儿入园初期的适应与教育为案例,分析怎样从“严格”走向“快乐”。二、“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需求”
转变起源:对幼儿“发现学习”“体验感知”的学习方式的思考
在健康领域中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策略的深入认识。
《纲要》论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学习、游戏的兴趣,使幼儿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幼儿在3-6岁这一阶段,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仅仅出于萌芽阶段,这就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发现学习”为特点,以“体验感知”为主要方式,即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那些通过亲自操作、亲自体验,感知去发现的事物和道理。因此我们所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