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图分类号
C939
学校代码
密级
10337
UDC
005
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Flow of Innovation Factors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 Data
作
者吕海萍
第一导师池仁勇教授
第二导师
申请学位管理学博士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
培养单位管理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黄灿教授
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及管理
答辩日期:
2019
年
5月 19日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
摘 要
我国正在大步迈入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创新要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
障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没有创新要素自由、高效、充分地在不同
地理空间流动,是无法真正统筹实现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全面提
升。创新要素空间流动正成为空间经济学、创新地理学等发展领域中的一个新兴
研究主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在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具
体分析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及其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
机理,详细探讨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在流动偏好、空间集
聚中心、空间关联性等方面的空间布局演变,实证揭示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
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具体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为:
第一、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形式丰富多样,常通过创新人才迁移、研发直
接投资、研发外包、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创新、技术与高技术产品区际贸易和
政府筑巢引凤等主要渠道发生综合性流动。目前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以市场拉
动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协同式为主要动因。适度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能有效发挥创
新要素动态优化配置、创新知识跨区溢出、内外部规模经济和跨区创新合作网络
等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全面提升。而不适度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可能引
发创新要素拥挤竞争、倒吸等效应,从而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
第二、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偏好格局呈现较不均衡布局并表现出一定的空
间惰性,偏好主磁场位于东部地区。目前创新人才空间流动偏好布局总体上符合
“胡焕庸”线分布,最强偏好磁极是北京。创新资金空间流动偏好布局总体上呈
现由“东部沿海地带—河南、湖北和湖南—四川”组成的“川”字型结构,最强
偏好磁极是广东。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偏好布局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带—安徽、湖
北、陕西和四川”组成的横“T”字型结构,最强偏好磁极是北京。创新人才、
创新技术对各省域的偏好性均显现一定的发散性趋势,而创新资金对各省域的偏
好性显现一定的集中性趋势。
第三、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集聚中心等级布局演变总体上较稳定,集聚强度
动态变化存在区域差异性。相对而言,创新人才流动空间集聚中心等级布局演变
最稳定,创新技术其次,而创新资金最不稳定。目前创新人才集聚程度总体上呈
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的空间布局,而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的集聚程度均呈
I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