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01DB21B 16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2782—2017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2017-04-27发布2017-05-27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21/T 2782—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规程由鞍山市林业局、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鞍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徐艳梅、陈天林、高静、刘畅、徐士印、杨庆寅、张铁利、尚健、洪悦1DB21/T 2782—2017栗山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栗山天牛的虫情调查、防治方法。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栗山天牛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0395.1—2009 农林机械安全 第1部分:总则GB 10395.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6部分:植物保护机械GB 12475—2006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LY/T 1915—2010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DB21/T 2597—2016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DB21/T 2590—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本标准。3.1栗山天牛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山天牛属(Massicus),是辽宁省栎属树木钻蛀性害虫,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3.2管氏肿腿蜂2DB21/T 2782—2017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属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天牛等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3.3花绒寄甲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Fairmaire)),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穴甲科(Bothrideridae),是天牛类昆虫的重要天敌。4 虫情调查4.1踏查在每年的 10至11 月份对应施踏查的林分按预先设计踏查路线进行踏查,仔细观察树干和大侧枝上有无栗山天牛羽化孔、地面或树干有无虫粪和蛀屑,应特别注意观察粗大柞树是否枯梢,将踏查结果填入附录B。。4.2标准地调查4.2.1标准地设置。对踏查达到发生统计起点标准的林业有害生物地块设立标准地。每块标准地不少于0.2 hm,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100株。24.2.2标准地设置数量人工林标准地累计面积原则上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寄主面积的3‰;天然林不少于0.2‰。4.2.3调查方法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法随机选取标准树30株,依据栗山天牛被害状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C。4.2.4发生面积统计将标准地调查结果汇总填入附录D。4.3危害程度划分标准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见附录E5 防治方法5.1营林措施对生长过密、栗山天牛零星发生的林分,进行卫生伐,作业时间为 10 月下旬至翌年3月末,伐除强度应控制在10%~15%。5.2 物理防治3DB21/T 2782—20175.2.1 人工捕捉成虫于成虫羽化年份7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成虫产卵前,组织人工捕捉,需反复进行多次。5.2.2 灯诱成虫在栗山天牛发生林分林缘的开阔地带,在成虫羽化期7月初至8月中旬,每晚8时至翌日2时,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栗山天牛。在灯下挖坑,坑内铺一与坑面齐平的塑料薄膜,坑内放水,并加入触杀剂(如溴氰菊酯),以淹杀诱集来的天牛成虫。5.3 生物防治5.3.1释放管氏肿腿蜂在5月末6月初,栗山天牛2龄幼虫期或蛹期,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一般轻度发生的林分平均每5株挂一管;中度发生的每3株挂一管;重度发生的每1株挂一管。每管肿腿蜂40-50头。林间放蜂时尽可能选择在虫害木上挂蜂管。5.3.2释放花绒寄甲在栗山天牛老龄幼虫和蛹期,按天牛幼虫(蛹)数量:花绒寄甲数量1:2的比例释放成虫或按天牛幼虫(蛹)数量:花绒寄甲卵1:100的比例将卵挂在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