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铁路标准 > TBT_1807-2002货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PDF

TBT_1807-2002货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PDF

crochet***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6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4/16(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 T 1807—2002货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2002— 02— 09发布2002— 07—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前言本标准代替TB/T 1807— 1986《货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纵向力试验,第一工况拉伸力为 1125kN,压缩力为 1400kN。第二工况纵向压缩力为2250kN。分别比原TB/T1807— 1986相应提高12.5%,16.6%和 12.5%。与提速、重载要求的铁道货车实际运用情况基本相符。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四方车辆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方车辆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振栓、罗运康、舒兴高、张水兴、田葆栓。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1月,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 货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道货车车体静强度试验的项目内容、设备仪表及试验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 120km/h,列车牵引总重不大于6000t,运煤专线10000t及其以上,轴重不大于25t的铁路标准轨距新造通用货车。其他货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220— 1992不锈钢棒GB/T 3880— 1997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TB/T 1335— 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3.总则试验载荷、评定标准(包括基本作用载荷、强度、刚度评定标准等 )应符合TB/T1335 及设计3.1.任务书的规定。3.2.本标准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测量应力,用位移计或其他方法测量挠度。4.试验场地试验一般应在室内进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4.1.4.2.应具备供水、供风(压缩空气)、照明和起重设备及 220V、 50Hz的交流电源。不受阳光直射、高温辐射、空气剧烈流动的影响,无漏雨,无腐蚀性气体,气温保持在0℃以上。4.3.试验场地附近应无强磁场、噪声及振动的干扰,以不影响测试精度为原则。5.被试车体5.1.5.2.被试车体应符合相应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的要求。技术状态应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试验前后应对被试车体测试部位的技术状态,如各部变形、铆、焊接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测量,并作记录。5.3.6.试验前应将被试车体水平支承在心盘(旁承承载者为旁承)上。试验设备和仪表6.1.应力的测量应采用应变片和应变仪,挠度的测量应采用位移计等。2 6.2.6.3.全部测量仪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否则应进行校验,合格后才可使用。试验加载装置的精度应不低于3级,加载误差不大于1%,用于显示载荷值的压力表、千分表和测量挠度的位移计、百分表精度不低于 1.5级。应变仪的基本误差不超过测量值的± 2%, 100με以下不大于 2με;零点飘移不超过±5με/4h。6.4.导线线径应尽量选用同一规格,同组测量应变片和温度补偿应变片所用导线的长度、线径应相同。γ当双股测量导线中,单根导线的电阻值与应变片的电阻值之比()大于 1%时,应对测量值按下R式进行修正:ε=εc(1+ 2γ)??????????????(1)R式中ε——修正后的应变值;ε c——测量的应变值;γ——双股测量导线中单根线的电阻值,Ω;R——应变片的电阻值,Ω。6.5.测量应变片和温度补偿应变片的规格和灵敏度系数应相同,其电阻值的选用应尽量一致,温度补偿应变片不受任何外力作用,贴温度补偿应变片用的金属材质应与测量应变片所贴试件材质相同。测量应变片和温度补偿应变片以及其连接导线应处于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7.试验项目和内容垂向载荷试验7.1.7.1.1.7.1.2.7.1.3.垂向载荷可用油缸、风缸加载,也可用重物加载。载荷分布应接近车体实际承载状态。垂向载荷试验加载值应按TB/T 1335 的规定选取。垂向载荷试验时,测量应力测点的应力值和挠度测点的位移值。7.2.纵向力试验7.2.1.7.2.2.纵向力应沿车钩中心线加在前、后从板座上。纵向力大小按以下两种工况进行。第一工况:纵向拉伸力取为1125kN,压缩力取为1400kN。第二工况:纵向压缩力取为2250kN。7.2.3.纵向力试验时,测量应力测点的应力值。7.3.扭转载荷试验3 7.3.1.扭转载荷试验,在四个顶车位或枕梁端部将车体顶起,使上、下心盘离开一定距离,形成四点支承,并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将任意一个对角的两个支承点上升或下降,使车体产生扭转。加于车体上的扭转力矩按下式计算:=ΔF1+ΔF2b1???????????????(2)MK2式中MK——扭转力矩, kN· m;Δ F1,ΔF2——分别为同一端两支承点支承力变化的绝对值,kN;b1——同一端支承点间距离,m。如用7.3.1进行扭转载荷试验有困难时,可用 7.3.2方法进行。7.3.2.被试车体水平支承于心盘上,在车体内分别于 1、 4位和 2、 3位枕梁两端集中施加载荷 F,使车体呈扭转状态,然后,将上述两种位置试验所得的应力值相减,即可求出扭转载荷下的应力值。加于车体上的扭转力矩按下式计算:MK= F· L?????????????????(3)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