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准TB/ T 1806-86客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1987— 01— 08发布1988— 01—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客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1.总则1.1.本标准适用于准轨铁路一般用途客车车体强度和刚度的鉴定性试验。特种用途客车除特殊要求外,也应按本标准进行鉴定性试验。本标准不适用动车组中车辆。注:客车车体系指客车车体钢结构。1.2.试验载荷、鉴定标准(包括基本作用载荷、许用应力、刚度评定标准等)须符合 TB1335—78《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的规定及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的要求。1.3.1.4.2.本标准采用的强度试验测量方法为电阻应变测量法。本标准规定范围以外的特殊性试验要求,须由供需双方和鉴定单位共同商定。试验场地试验一般应在室内进行,其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备 220V、 50Hz交流电源,风(压缩空气)源,水源,照明和起吊设备等。b.无阳光直晒、高温辐射和剧烈气流的影响,不漏雨,无腐蚀性气体,气温在0℃以上并波动较小。c.附近无强磁场、强噪声、强振动的干扰,以免影响试验。3.被试车辆试验应在车体钢结构组成后、未安装木结构和设备的条件下进行。被试车体的制造质量应具有代表性。其结构的形式尺寸、工艺质量,材质,须经生产单位检3.1.3.2.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3.3.试验前后须对被试车体的技术状态,如各部变形、铆接和焊接的质量情况等进行检查和测量,并作记录。3.4.被试车体应按设计的支承方式,落于扭转试验台或无弹簧装置的转向架上。试验时至少有一台扭转试验台或无弹簧装置的转向架能沿轨道随车体变形而自由移动。4.试验内容4.1.垂直载荷试验4.1.1.4.1.2.按运用载荷分布情况,在铺有木地板或枕木的底架上施加均布或集中试验载荷。测量各应力测点的应变值和挠度测点的位移值。4.2.纵向力试验3 4.2.1.纵向拉伸力和压缩力沿车钩中心线分别施加于前、后从板座上。当试验加载设备无法施加纵向拉伸力时,可只施加纵向压缩力。4.2.2.测量各应力测点的应变值和挠度测点的位移值。4.3.扭转试验在枕梁端部四个抬车位或旁承处将车体顶起,使车体与转向架离开一定距离呈四点支承,4.3.1.近似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将任意一对角线上的两支承点上升或下降,使车体扭转。加于车体的扭转力矩按下式计算:= ?P1 + ?P2MK?b1??????( 1)2式中:M K——扭转力矩, kN· m(tf·m);?P1?P2、——分别为同一枕梁两支承点支承力变化的绝对值kN(tf);、b1——同一枕梁两支承点间距离, m。4.3.2.测量各应力测点的应变值和枕梁各端部测点的位移值。4.4.顶车试验顶车试验一般在相当于车辆的空车状态条件下进行,即在车体钢结构的底架上施加相当于4.4.1.木结构和设备重量的垂直试验载荷,然后在架车位将车体顶起,使车体与转向架离开一定距离呈四点支承,近似处于水平状态。将任意一对角线的两支承点下降或上升使车体呈对角线上两点支承或接近两点支承状态,导致车体形成最大扭转。注:对于封闭壳体整体承载客车车体,对角线两支承点顶车试验方法为推荐性方法。4.4.2.测量各应力测点的应变值并观测顶车位附近结构的变形情况。扭转试验可在顶车试验工况中进行。4.5.5.测点布置与编号5.1.应力测点5.1.1.应力测点应根据强度计算结果,并结合结构分析情况进行布置,主要承载构件受力大的部位、应力集中严重的部位均应布置测点。应变片的布置方式应根据测点的应力状态确定。单向应力状态,应力方向已知时布单向应5.1.2.变片;平面应力状态,主轴方向已知时布90°二向应变片(应变花),主轴方向未知时布 45 °三向应变片(应变花)。5.1.3.在测点布置图中,应标明测点的确切位置,断面突变部位测点应尽量靠近突变处,构件翼缘上测点中心与其外缘的距离为1Omm。4 5.1.4.应变片编号采用“零部件代号、断面位置编号、应力测点编号、应变片布置方位代号”四级编号形式,各级编号均采用阿拉伯数码,前三级各占两位数码位置,最后一级只占一位数码位置,共计为七位数码。应力测点的表示可只取前六位数码。例如:0305050应变片布置方位代号应力测点编号断面(或部位 ) 位置编号零部件代号零部件代号,推荐按附录A(参考件 )的规定编制。断面位置和应力测点编号,可依次编为 01、 02、 03、???、 99。对称断面和对称应力测点的编号,建议采用其相邻的偶数号。应变片布置方位代号,单向应变片或应变花中沿车体纵向的应变片以0麦示,应变花中沿垂直于车体纵向的应变片以 1表示,45°方向的应变片以 2 表示。5.2.挠度测点中梁(包括牵引梁 )在车体中央部位、两端和两心盘处须布挠度测点。建议编号从一位端开5.2.1.始,依次为 1、 2、 3、 4、 5。无中梁车则只需布1、 2、 4、 5四个测点,车体中央部位不设测点。侧梁在车体中央部位,两枕梁端部处须布挠度测点。建议编号从一位端开始,一位侧梁依次为12、 13、 14,二位侧梁相应为 22、 23、 24。扭转刚度的测点布置在两枕梁的四个端部。同一枕梁两端部的测点应布置在车体同一横断面的相同水平位置,如图1所示。建议测点编号从一位端一位侧开始,依次为 n1、 n2、 n3、 n4。5.2.2.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