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大舞台大舞台大
134
摘要: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高清晰度摄影机
的迅猛发展,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在技术层面为3D立体电影的
发展提供了基础。而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电影制作工艺的转变,为
3D立体电影的制作节约了成本。另外电影行业由上一次的黑白电影
发展成为彩色电影的二次革命至今,受到了电视、互联网络的冲击,
其优势已不复存在,加上盗版光碟的冲击,也需要电影进行一次新的
飞跃才能重新树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正是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
作用影响,造就了2009年迎来了3D立体影视的大发展
关键词:立体电影;数字化技术;高清晰度摄影技术
2009年末,IMAX版的立体电影《阿凡达》一票难求的现象,
使人们开始关注起了数字立体电影。但是早在电影发明之前——
1868年亨利达尔梅达就曾用红绿两种光线把画面重复投射到银
幕上,观众可以透过一种红绿双色镜片把两个画面混合成黑白立
体形象。这种方法曾在1935年被路易卢米埃尔及美国的米高梅
公司用来放映短片,称为双色立体放映法。什么是立体电影的原
理呢?人在观察外界物体时,左右眼各看见三维景物的左侧和右
侧的细节,在视网膜上形成有水平视差的两个相似的二维像,这
两个二维像经过复现,就形成了三维立体图像。立体电影就是模
拟人眼三维图像形成的过程,先把左右眼的单眼图像分别记录下
来,通过放映机和相应的立体放映设备,让观众左右眼分别看到
相应的单眼图像,再通过大脑复现成三维图像。在技术上,就是
要实现左右双画面放映并分别映入观众的左右眼。既然立体电影
概念早在上个世界已经出现,为何直到最近才开始逐渐进入人们
的视线呢?因为当时的立体电影后期制作存在四个难以跨越的难
题:
1.拍摄三维立体电影的过程极其复杂, 直到最后片子拍完
了,你才能知道拍摄的三维立体电影的真实面目;摄影不同步意
味着后期制作从一开始就对使用的素材心存疑惑;后期制作过程
本身非常缓慢和困难
2.传统的二维电影制作中使用的常规光学和化学效果, 已经
不是件很容易的工作, 而这些光学和化学特效要是运用到制作三
维立体电影, 那难度就更加大了。因为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没有
办法看到正在进行的操作, 只能直到最后影片输出后方可以看到
效果。因此带来的结果就是, 三维立体特效时常并不能达到预期
的效果
3.投影(放映) 需要十分精确。它对质量的把握也是一个至
关重要的因素。影片放映时产生的闪动、摇晃甚至是跳跃——在
二维电影里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在三维立体电影里则更令人
头痛和烦恼
4.早期三维立体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冗长, 当时间与金
钱都被用尽的时候, 制作出的影片往往会留下无数令人遗憾的瑕
疵。观众从而不能享受到观看立体电影的乐趣。所以, 早期的三
维立体电影及其后期制作并没有给电影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早期三维立体电影发展的主要限制,
大致来自科技和经济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科技的进步为三维立体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技术
支持
三维立体电影直到最近才蓬勃发展,并非是偶然的,它与科
技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科技是三维立体电影能够发展的基础
1.早期在进行三维立体电影的摄制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传
统的胶片电影的制作工艺方式,因此直到最后影片输出后,才能
看到效果,因此三维立体特效时常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也不
利于前期拍摄时候的调整和后期剪辑制作时候的校正修补,因为
无法实时看到画面效果,必须要经过化学工艺流程的处理后才能
看到实际效果。然后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高清晰
度摄影机、摄像机在电影制作行业的推广应用,大有取代传统胶
片摄影机的趋势。高清晰度摄影机的发展,几乎能够达到胶片摄
影机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高清晰度摄影机不受传统胶片摄影
机无法做到实时预览画面效果的限制。通过视频电缆和彩色监视
器的连接,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的要求。这对于双机位同步
拍摄的三维立体电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前期拍摄时,实时
的看到画面效果,进行调整。这就克服了传统三维立体电影制作
的难题之一
2.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发展和高清晰度摄影机的出现改
变了电影制作的工艺流程,使得在线后期制作成为了可能,同样的
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无论是对于电影的剪辑,还是后期校色
和特效制作,都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为了模拟出人眼观察事物的
效果,画面素材是由两台摄影机模拟人的双眼,同时拍摄获取得到
的。因此需要不断的比对调整各自的画幅比例和画面内容,保证由
浅谈3D立体影视发展的影响因素
徐炯 (浙江省钱江学院教学部 311261)
了表现影响事件发展的某一关键人物的神秘性,往往对此关键人
物的出场采用剪影的布光形式,使得观众只能看到其轮廓,而不
能细辨其相貌,从而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影片悬疑性。同时,
剪影的这种细节隐藏效果也是新闻调查中常用的一个手法,让不
希望出镜的被采访者坐在窗户边上,采用逆光形式的剪影布光使
得被采访者真实的面容得到隐藏
2.剪影布光可以用来强调事物的轮廓或动作,使得场景具
有很好的戏剧性。不饱和理论说明了色彩对于观众解读影片情感
表达的不利影响。即:亮的、高饱和度的色彩容易将观众的注意
力引向屏幕事件的外部景象,而非内部情节。因此,降低自然色
彩的饱和度甚至去掉所有的色彩会使得观众不可避免地从静观外
部景象转变到深观事件的内部情节。同样,作为动作片,在注重
情节的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音响为伴奏,以有节奏的身体语言为
主要表现手段的运动表达艺术。因此,为了使观众关注于动作之
美,常常可以采用剪影布光的形式,不仅仅把色彩去掉,甚至把
人物光影细节也去掉。例如在电影《Kill Bill 2》中,有一场
在日式餐厅的打斗,为了表现主人公与众人打斗的动作,就采取
了剪影布光形式,既避开了血腥的场景,更使得打斗具有了舞蹈
的性质,观众从中得到了美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兴国,田敬改著.电视照明[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8月第1版P52.
[2](美)赫伯特泽特尔著,赵淼淼译.图像声音运动-实用媒体
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P68.
作者简介:
祝传鹏,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传播学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影视传播与媒介教育
影视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