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财税 > 金融机构 > 其他全国性银行 > 民生银行_中美德日韩产业结构二战以来演变及趋势_2018.4_47页

民生银行_中美德日韩产业结构二战以来演变及趋势_2018.4_47页

美德科技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365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9/7/17(发布于湖南)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目录一、中美德日韩产业结构调整概况 .. 2(一)中国:从计划向市场,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转变 .......... 2(二)美国:主导产业不断更替,产业技术不断创新 .. 4(三)德国:以市场竞争为前提,重视科技创新 .......... 6(四)日本:政府主导,科技立国 .......... 7(五)韩国:坚持出口导向,扶持重点产业 .... 10(六)小结11二、中美德日韩主要产业结构指标对比分析 ........ 12(一)总量指标对比分析12(二)产业结构演变系数对比分析 ........ 15(三)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比分析 ........ 20(四)小结26三、产业结构演变动因分析及各国调整产业结构采取的主要措施 ........ 27(一)产业结构演变动因分析 .... 27(二)各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举措 ........ 29四、中美德日韩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38(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发展38(二)立足国情,协调运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 ........ 38(三)把高新技术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 39(四)政府要合理引导,不能过多干预39(五)重视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 .... 39(六)大力发展教育,重视职业培训 .... 40(七)重视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40(八)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40五、政策建议41(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 41(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善企业营商环境 ........ 42(三)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43(四)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有效性44(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机遇 451民银智库研究报告 总第72期中美德日韩产业结构二战以来演变及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工业发展已取得 显著成就,部分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 我国GDP总量达到82.70亿元,牢牢占据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然而,这种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持续恶化为代价的, 是一种难以为继的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 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 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结构优化对于一国经济具有重 要意义。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 各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形成的产品产量或产值也存在着数 量比例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 演变过程。因此,能否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产业结构关乎国家的发展质 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选取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四个国家 为参照对象,分别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高级化水 平等维度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五国产业结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 产业结构演变动因,总结二战以来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路径以 及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 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面临的诸 多问题和挑战,我国需积极应对,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一 带一路”倡议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助力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民银智库研究报告 总第72期一、中美德日韩产业结构调整概况纵观世界主要国家近百年经济史,不难发现,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 构调整过程中,工业化进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第一次工业革命 至今,美国、德国、日本相继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是这些国家拥有强大领先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和贸易份额中 占据很大比重。美国、日本都曾经在各自的黄金发展期扮演过“世界工 厂”的角色,而德国也同样因其国内强大的制造业和“鲁尔区”而闻名 于世。本章接下来的内容将以“钱纳里工业阶段”划分标准,对中国、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工业化历史进程及各国在不同阶段产业结构 调整概况进行梳理。表1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阶段 人均收入(1970年美元) 时间间隔(年)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140-280 35工业化初期阶段 280-560 22工业化中期阶段 560-1120 17工业化成熟期阶段 1120-2100 14发达经济阶段2100-3360 103360-5040 9资料来源:根据H.钱纳里等(1986).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一)中国:从计划向市场,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转变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产业结构 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苏联援建,自立更生,基本完成工 业化原始资本积累。建国之初,我国工业处在近乎于无的现状。在当时 的背景下,由于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敌视和封锁,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 济发展战略成为必然选择。这一时期,我国提出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 家工业化,尽快建立大体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从1953年开始,以大规 模工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经济发展被简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