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货币政策紧的趋势不可避免,宽松周期已经关闭,但收紧的路径是渐进式的、
相机抉择的,同时配合防风险、控杠杆、促进资金脱虚向实等目标,也注定
了货币政策的调整以稳为主,整个货币市场资金成本的上行不会是陡峭化的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发表了《2017年全球资产配置展望》
主题演讲,分析了如何认识中国经济周期,尤其是短周期。中国经济的高点
或者是复苏的强度在不断减弱,利率上升,加杠杆获得额外收益的空间越来
越小,牛市期望过高。房地产库存周期逐渐见底,如果继续投资没有回报的
东西,漏洞将会越来越难填,同时在政策运行空间下降,利率上升,政策被
绑架以及其他监管变化的大环境下,不支持共识期待的大牛市。华润银行金
融市场部资金运营部副总经理王超发表《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逻辑》主题演讲,
从支付清算及货币创造、日间流动性管理、资金面的平衡、关键指标的调节、
银行杠杆等方面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逻辑进行了详细介绍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债券、海外、银行等方向就钝化的经济周期、信用债
市场展望与配置策略、城投债预期与现实差异、全球货币投资机会和中资美
元债市场现状、MPA对流动性的影响、存单发行的原因及银行去杠杆路线图
等内容进行交流和展望展望
政策风险;去杠杆推进不及预期;逆全球化风险
民生证券研究院
[Table_Invest] [Table_Author] 分析师:管清友
执业证号: S0100514090002
电话: 010-85127430
邮箱: guanqingyou@mszq
研究助理:李昭函
执业证号: S0100115070018
电话: (0755)2266 2075
邮箱: lizhaohan@mszq
研究助理:徐丹
执业证号:
电话:
S0100116080009
电话: (010)8512 7654
邮箱: xudan@mszq
[Table_docReport]
民生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2017年3月30日,“民生证券2017年宏观固收春季策略会”在深圳东海朗庭酒店
圆满举行
当日由国家发改委货币金融研究室主任李世刚、华润银行金融市场部资金运营部副
总经理王超先后发表演讲,民生证券研究院各方向分别就宏观周期、产业债、城投债、
美元债、MPA、银行同业等专题详尽解读2017年宏观经济形势和二季度大类资产配置
策略
一、专家主题演讲
(一)国家发改委货币金融研究室主任李世刚:利率比增长更早
进入新周期
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一句话,利率比增长更早进入新周期。一唱雄鸡天下
白,今年是鸡年,很多人都期待一个新的周期到来。我个人的感觉是,数据也好,地方
调研也好,看到的都是一派红火,每到春天都有新的期待,去年站在这个时间点上也是
有同样的期待。但隐约感觉本轮周期似乎已经见顶,下面可能会进入市场分歧的重要阶
段。我想做研究的人有时比做投资的人更想捕捉周期拐点,但现实总是骨感的,今年有
可能会复制去年的一些情况。个人感觉现在仍处于L形底部的边际改善,反弹持续性是
不足的
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经济的见底不是V型的。第一个方面,从国际经验
上来看,超高速经济体一旦出现经济的台阶式下降,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那么在这个
L形的底部一定是由很多的小V型组成。理论和经验表明,波浪式见底增速一定会收敛,
但是现在还远不是这个时候
第二个方面,大家看到今年以来很多数据,高频的也好,先行的也好,都呈现向好
趋势,有的甚至是大好。但我们仔细去观察这些数据,事实上一些先行指标已经变成了
滞后指标,反映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同时推动供给和需求两条曲线移动而出现的一个
结果,而不再是提示周期变换的先行指标。我们一直在推动新旧经济接替、新旧动能转
换,但不得不承认目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需求端看,房地产、汽车,甚至于到
年底出口也出现回暖。新动能的有序、有力接替还没有出现,有效供给也还没有潮涌式
地出现。但需求端,一些需求却变成了无效需求。所以在新旧经济转换过程中出现矛盾,
而这个矛盾还没有解决
第三个方面,大致看了一下,2000年到现在经历的三轮周期,从相似度上,现在的
这个周期跟2000年的很像,但各种迹象表明本次周期可能会在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就结
束,产出拉动效应可能要弱于2000年和2009年
新周期的启动是一个太难的问题,什么才能启动新周期?过去几年,超高速、不可
持续的经济增长已经逐渐理性,从11年的高点到现在,季度GDP增速下降了61%。期
间,我们在正视和解决各类矛盾,而非无视和展期矛盾,现在这个阶段在矛盾没有完全
解决之前不能回到老路上。所以我觉得新周期的启动还是要靠产业化的创新驱动,真金
白银的、掷地有声的、立竿见影的改革措施,这种改革措施并非技术性政策调整,而是
民生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改革重大领域突破。另外中国经济已经变得高度开放,承担一个更有时代感的、有中国
特色的大国责任也很重要。只有以上这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才能产生我们所希望的一个
新周期
我们现在工作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短期有“稳”的支撑,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
方面,环比去年,国际环境趋稳,今年可能不会出现太多的黑天鹅事件,更多回到预期
内。精英主义已经开始反击,在美国医改、税改、基建等方面上,左右之争可能会回到
原有均衡路径的合理方差内,而非一味的超调
第二个方面,在两会上我们也看到政策方面稳的信号,这个稳是有一些紧的暗含,
相比去年是趋紧的,但需要主义,在趋紧的环境中需要做到政策的相机抉择,即通过灵
活调整政策应对今年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和系统性问题。在投资、消费、产业这些
传统政策上,呈现出“稳、活、软”的特点。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我们可以充分看到
这一点,更多投向“软”的领域。财政政策,从赤字3%不变、减税降费、营造环境等
方面看,今年实际支出力度可能比去年低一些,边际新增量有所减弱。货币政策,现在
进入一个非常复杂的转型阶段,而且货币政策这两年体现的特点是寓改革于政策中,政
策含义低于改革含义。最近,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在市场的理解是趋紧,但是我认
为更多的是货币政策自身结构性改革,在目标、工具、操作手段等方面出现了趋势性重
大调整。从以往的“稳增长、稳物价”逐渐转向“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目标组合
同时,在稳定宏观大流动性的前提下,也会灵活适度、相机抉择,试探性地开启一个新
的利率周期
第三个方面,还是期待新经济、新模式有序的接替,新经济对于传统产业、夕阳产
业来说,尽管增速很快,但体量还小。今年政策环境中,有更让我们期待的就是,从政
策角度更加重视促进“四新”的加速发展,在制造业、民间投资领域,今年可能会加大
政策力度。同时,我对于房地产、基建、消费这些传统动力的稳定也有信心,而不是像
市场所认为的那样悲观
第四个方面,回归到一个意识的问题,即同化预期、统一认识事实上会对经济体系、
金融市场主体造成预期紊乱。现在,对于经济短期运行也好,对金融市场走势也好,应
该回归分散决策、人人决策,不同观点可以形成充分交易、有效价格,从这个意义上,
现在市场有分歧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好事情
以上是短期“稳”的四个方面,那么中长期“进”也有四个方面。第一个,作为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固有逻辑还没终止,能够驱动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
基本面还没有变,这是大家的共识。虽然大家预期2025年到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会
超过美国,但事实上中美两国在各个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在过去追赶过程中,
形成了一套快速增长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一个时期内还是起作用的。我们在工业化、
城镇化、全球化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积累的既往经验仍会发挥巨大作用
第二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去年是改革元年,今年是深化之年,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一个大逻辑,我们有充足的战略定力和政策定
力,会在这一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另外可以发现,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个人觉得今、
民生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明年之后供给和需求两条线都会移动,而不是以往强刺激时期过分强调需求端、或者过
度强调和发力供给端,中长期看,供给出清、需求复苏都在路上,双线共同移动会牵引
经济来到一个更高的、更有质量的均衡路径
第三个,一些中长期战略和政策,如秉承全球化大旗、夯实大国开放格局、三大战
略、国企改革、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激活主体,这些都会带动中长期的发展动力。过
去大家都熟悉后发优势这个概念,这两年提得少了,但是我想,这一概念内涵有所变化,
新的比较优势更多是在新技术的巨大牵引力量,这种力量可能产生“后发先至”的效果
比如,我们利用第三方支付技术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不那么完备、金融
服务获得性不那么充分的偏远地区,可能不一定需要沿着既有的金融深化、金融发展的
逻辑,互联网技术可以直接带动这些地区的群众,跨越传统的门槛和鸿沟,直接参与到
各类金融服务之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后发先至”的例子。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
我们需要擦亮眼睛不断寻找这些有生命力的新鲜事物,它们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
命力,也是市场投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