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直言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创新 翔宇教育集团 首届长三角地区民办教育高峰论坛 · 上海 卢志文 今天民办教育虽然获得不断进步和发展,但不能改变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疲弱的基本现实:
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生存状况堪忧;
生源不好,师资不稳,发展遭遇瓶颈;
方向不明,环境不好,制度存在隐患。 教育与经济:两个方向两种结果 教育与经济应相适应。然而,走向“市场”的中国经济,越走越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却“计划”性越来越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相背离。
社会多元化,而教育却依然在“一元化”、“同质化”、“指令性”和“政府垄断”的老路上挣扎,且愈演愈烈,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相背离。
商品领域的“供销社主任”已经消失,有两个领域却依然存在。紧俏的“学位”和“床位”。
顾客是上帝的时代,“既要花钱还要做孙子”的地方不多了,教育却是其中之一。
“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早已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教育与经济:两个方向两种结果 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从哪里来?
“和谐”以“满意”为前提,没有满意就没有和谐;
“满意”以“选择”为前提,没有选择就不会满意;
“选择”以“发展”为前提,没有发展,供给不足,无从选择;
“发展”以“开放”为前提,没有开放就不会有发展;
“开放”以“解放”为前提,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就不可能有开放的局面。
——这些道理已经被中国波澜壮阔而又成就卓著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教育领域的思想解放何时开始? 教育与经济:两个方向两种结果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都是以“选择性”的增加来体现的,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
可是,划片招生、电脑派位、取消择校、严管学籍……,中国教育的“强制性”、“威权化”、“行政化”趋向愈发严重,和人性的选择性需求是背离的。
让家长削足适履地去迁就学校,而不是用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去满足家长。于是,教育的诸多问题皆应运而生,效率不高、服务不优、发展缓慢……这是计划经济的老毛病。哪里垄断,哪里的服务和产品就价高质次,就满意度低,就难发展;哪里开放,哪里的服务和产品就价廉物美,就满意度高,就快速发展。
保底靠国家,发展靠市场。义务教育保障之外,培育市场,多元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 XIANGYU EDUCATION GROUP 作为“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的学校:
任务由上级下达,资金由财政拨给, 绩效由领导评价,命运由组织掌握; --在这里教育是“任务”
作为“市场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
任务由需求确定,资金由社会供给,绩效由上帝评价,命运由市场掌握。 --在这里教育是“服务” 学校:两种不同的运行质态 学校:两种不同的运行质态 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的学校(任务)——
高度同质化,导致千校一面;
体制、机制僵化,导致“国企病”;
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服务粗放。
创新和应对变化能力弱,离开垄断环境面向市场缺乏竞争力;
人才通过“相马”涌现;遏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市场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服务)——
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
体制、机制灵活,无“国企病”;
服务精致,资金使用效率高,创新和应对变化能力强;
人才通过“赛马”涌现;开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任务与服务:两种质态两样结果 “重效率”与“求效益”
任务:讲效率,关注评先晋级,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服务:既讲效率还讲效益,关注生存发展,迎接市场挑战。
“眼睛向内”与“内外兼修”
任务:办学可以是封闭的,眼睛向内,练好内功即可;
服务:办学必须是开放的,眼睛向外,内外兼修才行。
“僵化被动”与“灵活主动”
任务:贯彻、落实、执行,困难找“市长”,被动的“等靠要”;
服务:满意、生存、品牌,困难找“市场”,主动的“谋发展”。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
任务:上级授权,眼睛向上,对上负责;
服务:群众授权,眼睛向下,对下负责。
全靠国营厂的产品打天下,不行 虽然民办教育应“解决政府教育发展经费不足问题”而生,但民办教育绝不是“政府财力不足时的过渡性产物”,而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民办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普遍没有被人们认清,从而导致政策左摇右摆,欲扬又抑。
走向“多元化”增加“选择性”的社会发展大势需要民办学校;
激活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需要民营机制;
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需要民办教育。
受制于体制,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我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三,却连一所在亚洲进入前十名的大学都没有
长期同质化的办学,扼杀学生创造力。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诺奖至今还是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