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1.1.1工程项目的背景
襄汾县城处于山西省南部,是临汾城镇组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南重镇之一。襄汾县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大运高速公路、南蒲同铁路、霍侯一级公路(108国道)和省道临夏线、襄台线、襄乡线构成“两纵两横”的对外交通网络。县域内交通发达,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襄汾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丁村民俗博物馆、丁村民居、陶寺遗址和汾城历史文化名镇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发展居民休闲旅游业的资源条件。
“十五”以来,襄汾县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襄汾县GDP为76.99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1.25亿元,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9.82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76元,已居全省119个县(市、区)和大运经济带50个县(市、区)的中上水平。2007年年初,襄汾县人民政府提出关于该县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的意见,明确2007年GDP要达到8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3.5亿元,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00元,决心奋力向经济强县迈进。
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水资源短缺是襄汾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人均水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5。随着地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襄汾县工业和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便直接排放,进入水环境后污染物超过其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污染。加上对水污染的防治失调和对再生水为合理利用,最终结果必将引发城市水荒的加剧。可以说,城市水污染导致用水资源失调的连锁反应是造成城市水危机的实质问题之一,而城市污水处理后得回用是解决水危机的有效途径。
县城内主要河流为汾河,汾河自北而南穿县城而过,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汾河是襄汾人民的母亲河,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长期接纳污水,致使汾河混浊不堪,汾河水体和沿河两岸的区域地下水已经受到严重污染,已属劣Ⅴ类水质。面对襄汾县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威胁的严峻势态,城市污水的回用已刻不容缓。
早在2003年,山西省城乡设计院曾对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污水处理厂工程推荐了A2/O的工艺方案。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湿地技术的较快发展和应用,这一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上凸现出其特有的优越性。从已经建成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来看,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襄汾县城建局委托我院对襄汾县污水处理厂采用人工湿地工艺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结合襄汾县的中远期规划,我们提出人工湿地作为污水处理厂回用工程的推荐工艺。
1.1.3必要性
(1)符合襄汾县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规划中已明确沿汾河右岸的河西区拟建1-2处湿地公园。
(2)在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该流域的生态
环境综合整治中,人工湿地的建设不仅在污水净化、水质保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够通过湿地生态环境的营造,利用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人工湿地的建设将带动汾河流域系统完善,提高和发挥整个流域应有的生态功能。
(3)人工湿地的建设在经济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厂可为城市提供稳定的回用水水源,实现污水资源化,创造经济效益。
1.1.4可行性
(1)襄汾县水质污染以有机物为主,水净化对象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初期雨水,适宜采用人工湿地进行水质净化。
(2)项目拟建地具有可;利用的空间,其地形地势适宜湿地建设。在总图布置中,人工湿地的建设使得污水预处理区形成天然屏障,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的卫生防护距离。
项目具有可操作性。人工湿地可结合景观绿化一并建设。
已有类似地区的成功范例。沈阳市满堂河人工湿地的运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