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训,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对他们,质疑他們,颂扬或是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們改变了事物。 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 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也许,他们必须疯狂。 或许他们是別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Apple广告 带着一种认同,带着一份敬意,向坐在对面的偏执狂们表示谢意。 因为是你们激起了我们阔别已久的广告激情。且,不计代价。 在麓湖面前谈竞争,是一件极其滑稽的事 推广面对最大的敌人是麓湖现在自己时间表 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难以举例说明的项目 在中国十几年高速地产时代中还处于一种零经验的地产模式 对于一个全新的事物,目前也只能处于想象之中 此推广,不易! 重新想象,重新创造,之后,重新审视 壹 反对开门见 原方案的3点不同意见 3个不可能 1,境外光靠几块机场媒体在一两个月说清楚麓湖是什么,不可能。 2,借麓山,塑造麓湖的项目形象。不可能。 3,靠常规的推广步骤(5大体系),就想让麓湖在市场中脱颖而 出,不可能 优点的到来不是为了原方案丰满与更好的执行, 但也绝不是要扮演一个批评家与反对者。 或许只有对现在的苛刻,才是对将来的负责。 提案的本身就是一次观念的PK,其过程必须是赤裸的。否则毫无意义 好吧,让我们一一道来。 盲人摸象 * 第一点: 在Ipad出现之前,谁都无法形容它,麓湖也是如此。这样的产品以前没有过,也没有人想象过,所以没有参照物。麓湖的建筑,在你亲眼目睹之前真的很难形容。 ——罗立平 而我们也是在阅读完3本麓客,查找过更多的资料后麓湖的样子才在我们脑海中慢慢成形。 媒体的局限性,加上时间的局限性。 在境外的推广中想要说清楚麓湖在哪很简单, 说清楚是什么却无异于盲人摸象 麓山用了多长时间,多少媒体,多少精力才说清楚自己 何况乎一个前所未见的麓湖。 优点认为第一波境外推广的预期不可过高 麓山借实不借名 * 第二点: 麓山5000多组的高端客户的影响,是我们必须要去抓的 而借麓山之名带麓湖的推广思路,我们却难以苟同。 很显然,我们在打响本地市场第一枪的仍在麓山身上 请问,我们在借麓山什么? 照此推广,我们第一波影响的定是麓山的客户。 试问一句,买了麓山之后他们为什么再去买麓湖?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个完全不同于麓山的产品 既生瑜何生亮呢? 对于麓山的客户,对于市场,对于我们自己 要的绝对不是另一个升级版的麓山 重新想象和重新创造, 对于麓湖想象是无法在麓山基础上去完成的 二者并不可相提并论 麓湖的起点与定位早已决定麓山不可借 这就如同用一个小学生知识去描述一个大学生智慧 超越麓山是对麓湖认知的拉低 麓湖和湖山的关系绝非超越,这根本就是颠覆。 麓山之后,我们放弃了麓山模式。即便它已成为了行业和市场的翘楚。 这种放弃是为了寻找更高的起点。定位如此,推广亦如此。 麓之山湖的推广应归口于万华品牌的推广中 品牌的推广是一个长期且不断积聚力量的过程 在适当的时间段,释放品牌的力量,与项目推广形成合力 这是一个推广起点的问题。新答案随后揭晓! 如何推?何时推?在本章节我们先按下不表。 墨守成规 * 第三点: 麓之山湖、麓之区域、麓之规划、麓之精品、麓之客户 这是常规地产推广的套路化模式,更是项目的楼书框架 但一定不能是麓湖的推广策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