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制造 > 研发工艺 > 产品研发 > 培训视频下载如何有效管理研发工作(第2课).rar

培训视频下载如何有效管理研发工作(第2课).rar

资料大小:3975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视频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10/8(发布于四川)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小企业在研发管理方面可以注重下面三个方面:
1:研发文件体系的建立
这个包括文档管理和代码管理。文档很好理解,但是要注意,这里的文档不仅仅包括诸如用户使用手册,产品白皮书等容易看到的正式文档,也包括所有的 过程文档,例如设计文档,技术文档,竞争对手资料,产品测试文档等等。注意这里的文档一定是所有而不是部分,将公司所有文档存放到一个统一的文件体系下永 远都是必要的。代码管理其实并不仅仅是指软件人员编写的代码,硬件人员的PCB,原理图,CPLD,测试人员写的测试用例脚本,对外发布的版本等文件都是 代码管理的范畴。可以说,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研发团队,研发文件体系的建立都是必须的,否则隐患太大
2:过程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过程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尽管不是必须但却很有必要。研发工作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复杂活动,相对于其它类型而言,研发工作者对信息的依赖更加大些。 在授权管理下研发相关的各项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对促进研发工作高效开展非常重要。借助于信息化系统,通过提供统一的工作入口,完全一致的工作方式,最大化的 知识共享与沉淀等来高效的提升研发效率显得尤为必要。如果贵公司正好有研发过程信息化方面的需要,不妨评估一下集成式研发管理协作平台,如TOPO研发管 理系统。3:开发自动化体系的建立
相对于过程信息化而言,开发自动化体系的建立容易被忽视。其实,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开发自动化支持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成熟的解决方案。对 软件开发而言,最典型的莫过于自动构建与持续集成,其它还包括代码自动走查,自动测试工具等。对硬件而言,也有不少自动测试手段,研发在生产加工的自动化 支持方面同样有不少工作可做。其实,这里之所以提出自动化体系的建立,是指研发团队应该不停审视所有的研发过程,尽量将能够自动化的过程自动化。如果能够 通过一个系统或计算机自动完成,就不要用人工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工作。尽管很多研发过程自动化的建立相对而言比较耗费时间,但是为企业研发团队带来的效率的 提升却往往非常明显。当然,自动化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真正优秀的公司的研发核心竞争力也往往会体现在这个方面
对于文档体系和信息化体系的建立,我想不用过多的阐述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开发自动化体系的建立”的这个概念,或许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看 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这里就用一个对电子通讯和仪器仪表等行业研发团队在嵌入式软件开发领域非常适用的具体实例来阐述一下何谓开发自动化思想,如果您 负责的团队正好也包含嵌入式软件研发,我想你会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的内容:
对嵌入式软件来说,堆栈空间有严格的大小限制,而堆栈的使用状况对编程人员来说又不能够直观的被观察,这直接导致在嵌入式软件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堆 栈溢出问题,一些低水平的开发人员总是容易在这上面犯错。而这种问题一旦被引入到最终的产品中,其隐蔽性强,导致的后果严重,且不易跟踪重现。我们具体来 分析一下原因,从事过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人都知道,函数参数和函数内的局部变量以及函数的递归调用层次等在函数运行时都会对堆栈的占用产生影响,而一些编程 经验不足的开发人员往往容易在函数实现时在内部定义空间要求过大的局部变量(诸如多维数组)。大多数研发团队的解决思路是:将这个定义成编程规范,或者写 成经典案例,或者将这个检查作为代码审查的CheckList的一部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些方法都不是最优的终极解决方案。这里我推荐我以前负责的研发 团队中采用的一种做法给大家参考:函数对堆栈的大小依赖是可以被静态检查的,在函数编译的中间过程文件中,你可以分析一下里面的汇编语言,然后通过正则表 达式匹配找出函数实现的地方,并分析出函数对堆栈的使用情况。通过写一小段堆栈使用检测的扫描脚本,在每次软件编译后,自动运行该脚本,然后将扫描的异常 结果发给相关人review。这个自动处理的过程在我们的系统中引入后,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堆栈耗尽溢出问题。我总结一下上面的过程:开发人员 checkin代码-自动构建脚本运行-构建完成后自动运行代码静态扫描脚本(这里可以是任何静态检查工具,如PCLINT和 C++Test以及我上面提到的堆栈检测扫描代码)-自动运行测试脚步(如冒烟测试,Unit测试等)-自动保存build结果供后续人 工测试。上面的任何步骤失败都会自动通知相关人。 以上过程说复杂也有些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毕竟你要做的仅仅是整合各种现成的工具,然后开发一点点自动脚本,但是这条自动生成线一旦建立,却能够切实提升 研发效率
我上面只提到一个软件开发的实例,其实在开发过程中,有很多具体的环节都可以通过一些自动化的手段显著提高研发效率。如何发现哪些研发过程需要或 可以自动化呢这个需要仔细观察团队的实际工作情况,找出开发过程中重复的手工劳动比重大的工作,然后研究一下自动化是否可行,然后实施推广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谈的都非常笼统,任何一方面的工作展开来探讨都是一大堆内容,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些方面的工作如何开展
制造型企业如何快速大幅提升竞争力,简单说就几点、开源、节流、人才
开源靠大规模营销广告轰炸、节流很简单了,大家都有节流意识,自然会降低成本。最后人才最重要
1.人才是企业的资源而非资产
不要将人才简单地看成资产,看成一种赚钱工具,真正重视人才,就要将人才看成是一种资源,一种可以成长的资源,而不是只会折旧的资产。资产是没办法栽培的,要培养全方位人才,首先要转变对人才的观念,这样后续的培训才会有效。 2.全方位人才的含义
过去企业需要员工具备一种专长,担任一个职务,直至退休;但今后企业希望员工要有多种专长甚至全能,能够担任多种职务,甚至随时可以接受调动。 伴随科技的发展、标准化的深化与落实,借助一些工具,使全方位人才的实现成为可能。很多第一线的人员借助一种简易的工具,可以做到95%的各种不同岗位专业所能做的工作。 3.新手与老手
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特别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也就是所谓的“老手”,认为可以减少培训费用。其实不然,很多老手身上带着原公司的包袱,带着原来的一些陋习,已经形成习惯,校正起来很困难;而且这种人对企业忠诚度低,容易跳槽,代价很大
很多企业之所以不愿意青睐新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在短期内将新人培训成熟练员工
4.快速培训熟练员工的方法——分段式派工 分段式派工将所有作业分成三段: ◆ 重复性操作
在作业中,重复性操作约占95%,只要给员工以正确而密集的训练即可,在2~14天之内便可学会。在重复性操作培训中不要被专业技术所迷惑,如电焊、喷漆、印刷等等,只要练习到手顺就可以,不过是固定的动作罢了。 ◆ 调整性操作
调整性操作约占4.5%,可以边做边学边教,在15天至3个月可以学会。初学者遇到此类操作,需专业人士的指导,切忌擅自调整。 ◆ 异常性处理
异常性处理仅占0.5%,并不影响实际性派工,因无事先制定的排除标准,只能在遇到异常后向专业人士学习处理技巧,并从中汲取经验,需三个月至一年,才能自行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