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贸 > 经济 > 宏观经济 > 2011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报告(25页).rar

2011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报告(25页).rar

资料大小:62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5/16(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8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主持人:杨瑞龙教授(09:12)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与会领导和专家,尊敬的来自金融界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1年第一季度)现在开始。我们衷心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记者朋友的光临。本次报告是2006年开始以来第17期宏观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到会的主要嘉宾,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刘树成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朱戎博士,到会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各位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全体成员。下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致辞。(09:12)林岗: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从学经济学开始,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讲起,决定价格的两个因素,一个是需求,一个是供给。今天要分析中国的通货膨胀,大概就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这两条线、影响两条线的主要因素说起。(09:20)通货膨胀分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前一个方面的因素是需求因素,后一个方面的因素是供给因素。要把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搞清楚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如果问题出在需求方面,现在我们执行的货币政策肯定是有用的,因为货币发行就代表对商品的需求、决定对商品的需求,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物价上涨是由于供给造成的,比如春天的蔬菜涨价,因为蔬菜供给很少,是淡季,蔬菜生产不出来,它就涨价,恐怕去控制货币发行也没有用。又比如石油价格上涨,如果你去控制原材料的价格,仅仅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国外的卖油的人把价格提高了,即便国内的需求没有变化,价格也会上涨,所以要针对性地采取管理供给的政策。(09:21)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好象供给和需求各方面的因素交错在一起,有过去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解决金融危机而采取的超计划发行,这笔钱有作用,这是在需求方面的因素,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有最近的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包括现在粮食价格也在涨,这是供给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效应。所以,通胀的治理是越来越复杂的一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调调银行利率、控制控制货币供应量就能非常简单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以后,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就已经感觉到凯恩斯的政策不是那么简单地能解决问题的。石油危机的发生是由于供给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成本的大量上升然后引起物价变动,不仅仅是一个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也不仅仅是一个货币问题,通货膨胀本身由一个单纯的总量问题好象越来越变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问题,所以我国的政策可能也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中央银行调两下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利率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考虑到所有不利因素的变动,才能治理通货膨胀。(09:21)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一般需求方面的因素变化相对来说短期一些,但是一些成本因素方面的变化可能是长期的,比如物价的影响就是长期的,它上去了就是下不来的。到底它对治理通货膨胀有好处还是有坏处?我们的报告里有所分析。(09:21)还有一些因素,比如油价,恐怕对于中国来说将处于一个长期的上涨趋势,包括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原料都是上升的趋势。因为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消耗非常大,如果我们还采取目前的消耗方式,没有人能够保持10%的增长速度,世界上的资源支持不了,所以投机客肯定要利用我们的需求增大来投机,再把这种需要放大,最后弄到我们中国人用不起这些原料,这就需要我们在供给方面进行长期努力,把我们的消耗降下来,采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因此,通货膨胀的治理是越来越复杂的问题,需要很好地进行科学分析,还需要**有高水平的政策操作,并兼顾长期、短期,才能够把它解决好。如果我们的通货膨胀能够保持在6%以下,同时我们还有10%的增长速度,我们不去学发达国家的教科书告诉我们的4%,因为我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撒贝尔芬的文章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比发达国家稍微高一点是一个常态,我们的老校长黄达老师也讲到类似的看法。(09:21)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但是也不要忘记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严重了以后,还有失业的问题,我们不能看到春节以后短暂的“民工荒”,就认为失业问题已经解决了,实际上还有大量的有效劳动力没有被有效利用,有人估计还有1亿,有人说是1.2亿,国家统计局的官员发言的时候就说到这个数据。通货膨胀的治理和解决失业问题也要结合起来,这两者也有一些矛盾,不能顾此失彼。(09:22)对于我们来说,最不好的前景就是出现上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的滞胀现象,那我们就真正陷入了通滞又通胀的阶段。但有些问题解决不好,出现这种现象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收入分配问题解决不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占人口多数的人都是中低收入阶层,他无法充分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需求就上不去。当然现在需求好象有点膨胀了,但也有可能出现需求上不去的情况,那么经济就会停滞。与此同时,资源、能源的消耗又特别高,就会有成本推动的情况,由于成本推动,物价就会上涨。所以一方面经济增长了,另外一方面由于成本的推动,物价还在不断往上攀升,这是最不好的情况,应该引起高度注意,我们的报告中都已经涉及到这些问题。(09:22)我就说以上意见,谢谢大家。(09:22)主持人:副校长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的专业化演讲给我们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我们感谢林校长专业化的致辞。接下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经济学院最年轻的教授陈彦斌博士主持本期的主报告发布。(09:23)陈彦斌:大家上午好,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报告我们的报告的主要内容。(09:46)按照我们的惯例,一、三季度是专题性的研究,二、四季度是发布研究报告,这次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主题——经济增长与民生目标冲突下的中国通货膨胀。(09:46)我们的报告分为五个问题:一、单纯的通胀形势是否严峻、是否会加重贫富分化?二、当前的通胀形势有哪些新的变化?我们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是报告的主框架。(09:46)报告的第一部分讲述当前严峻的通胀形势会加剧贫富差距。我们对通胀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在经历了2009年的下跌之后,我国的价格水平在2010年开始回升,并呈现逐季上涨态势,2010年CPI涨幅达到3.3%。CPI不是很高,但是人民不满意,我们想是由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CPI并不足以反映当前的通胀形势。二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通胀并不是主要问题,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通胀往往是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结构性通胀,在中国产业过剩的大背景下,不会影响物价。我们认为,如果从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视角来看,通胀很重要,在过去30年,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并迈向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到今天,这个任务也只是逐步完成了一部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任务、新的目标。在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冲突,尤其是目前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所以当前的社会稳定问题是大家感觉到比较突出的问题。(09:47)具体从两个方面论述以上观点:(09:47)一、如果考虑到房价没有充分计入CPI、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物价是在2007-2008年高位基础上的继续上涨以及行政干预等因素,当前的通胀水平会更高,甚至接近2007-2008年的水平。(09:47)1.我国居住类占CPI一篮子商品的权重太低,尤其是自有住房占有居住类和CPI中的权重过低,这使得我国的CPI低估了生活在房价普遍高企的城市中的居民所承担的压力。(09:47)2.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尤其是蔬菜和粮食等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09:47)在食品涨价里面,比较明显的是蔬菜、鲜果和粮食的涨价。(09:47)3.当前的物价水平是在2007-2008年物价上涨至高位后的继续上涨,当前价格最高水平相比于2006年已经有了相当幅度的提升。虽然2009年出现过物价下跌,但是幅度非常小,2007年至2010年这段时期依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物价上涨最快的时期,尤其突出体现在食品,4年涨了38%,而我们的收入肯定没有38%的涨幅。(09:48)4.如果没有政府行政管制等非经济手段对价格上涨的干预,当前的物价水平可能会更高。(09:48)2010年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行政干预物价和房价的措施,这些不得已而为之的行政干预手段反映出政府缺乏经济方面的良策来应对当前的物价和房价快速上涨。虽然通过行政手段来打压物价和房价在短期内有助于避免价格的过快上涨,但是这扭曲了市场价格的信号作用,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混乱,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价格波动。如果排除行政干预措施,那么物价水平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09:48)报告的第二部分,我国当前通胀形成机制的新变化。前面的分析表明,通胀对中低收入者生活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主要根源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那么,以食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为主要特征的通胀是否出现了新的形成机制?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