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资料 > 外科学第三十五章小肠疾病第五、六、七、八节PPTX

外科学第三十五章小肠疾病第五、六、七、八节PPTX

fudaoni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外科
资料大小:85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X(29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10/11(发布于吉林)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三十五章
小肠疾病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第五节
作者 : 兰平
单位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1. 随人口老龄化,此病发病率增加 2.主要发生于肠系膜动脉 3. 短时间内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
一、概述
外科学(第9版)
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 ) 2.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thrombosis ) 3.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
(一)疾病特点
(二)分类
根据肠系膜血管阻塞的病因、部位、范围和发生的缓急,临床表现各有差别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 发病急骤,早期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的腹部绞痛 早期症状明显且严重,但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 其后:呕吐——血性物,腹泻——暗红色血便,腹膜刺激征 2.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发展较慢,前驱症状 数日至数周后突然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呕血和便血多见
二、临床表现
外科学(第9版)
1.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 2. 腹部X片:早期——扩张胀气,晚期——普遍密度增高 3.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鉴别、治疗
三、诊断
外科学(第9版)
四、治疗
外科学(第9版)
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手术治疗 血管造影确诊,动脉导管保留给血管扩张剂
(一)治疗原则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行取栓术 血栓形成可行血栓内膜切除或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搭桥”手术 病人出现腹膜刺激症状,不宜等待,条件许可时尽早行剖腹探查 已有肠坏死应作肠切除术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者需施行肠切除术,切除范围应包括全部有静脉血栓形成的肠系膜
外科学(第9版)
(二)手术方式
短肠综合征
第七节
作者 : 王振军
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一)概念
指小肠被广泛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病因
病因
肠扭转
腹内外疝绞窄
肠系膜血管病变
Crohn病术后
其他
外科学(第9版)
三种常见的肠切除与吻合类型
(三)病理生理
正常小肠:储备功能大,可耐受部分切除
小肠切除:
长度
切除50%~70%可引起吸收不良 残存小肠<75cm(有完整结肠),或残存小肠<100cm(无回盲瓣)可致短肠综合征
部位
回肠远端+回盲瓣:影响胆盐和维生素B12吸收 切除近端小肠耐受性>远端小肠
外科学(第9版)
不同饮食成分及胃肠分泌在小肠和结肠内的特定吸收部位
(四)临床表现
外科学(第9版)
(五)治疗
首在预防:处理各种外科疾病时,尽量减少小肠切除长度
治疗目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充营养并防止营养支持并发症
第一阶段:急性期
术后2个月 控制腹泻,维持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 全胃肠外营养(TPN)
第二阶段:代偿期
术后2个月至2年 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特殊物质促进肠功能恢复:GLP-2及类似物、谷氨酰胺,GF,IGF
第三阶段:维持期
术后2年 肠道适应完成,病情稳定 部分患者需终身应用TPN
外科学(第9版)
(五)治疗——外科
建立小肠瓣和括约肌 逆蠕动肠段 结肠间置
1.减肠道运行
肠变细增长术 小肠移植
2.增加肠表面积
整体疗效不满意
肠变细增长术 A:肠管被纵向切开 B:创建了两个“半截肠断”(X和Y) C:两个 “半截肠断”(X和Y)端-端吻合后
外科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