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病
神经外科三病房 李瑞岩
第一节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男女比例1:2,发病率高峰在55-60岁。估计5%-15%的卒中病例与动脉瘤破裂有关,颅内动脉瘤破裂是SAH的主要原因,约80~85% ;
非动脉瘤性SAH: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烟雾病、脑动脉夹层、中枢神经系统动脉炎、血液病、颅内肿瘤等;
并不少见的: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 ,限于中脑周围的脑池, 邻近的视交叉池、脑实质及脑室内无出血,预后良好;
二、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植物神经症状、脑膜刺激征
神经功能损害
癫痫
脑血管痉挛征象
心电改变
三、辅助检查
头CT
头MRI
脑血管成像:CTA、MRA、DSA-金标准
腰椎穿刺
四、脑动脉瘤的影像学检查
无创检查:CTA及MRA,动脉瘤的初步影像评估;
CTA:敏感性 范围为0.77-0.97,特异性范围为0.87-1.00。 CTA检出较小动脉瘤的敏感性迅速下降,估计它对检出<3mm动脉瘤的敏感 性为0.41-0.91;
MRA:敏感 性和特异性都很高(敏感性为0.69-0.99,特异性为1.00);检查时间长达30~60分钟,重患不适合;
DSA,金标准,有创;
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瘤颈的宽窄、瘤内有无血栓、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痉挛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载瘤动脉的侧枝循环情况,特殊部位动脉瘤可以做交叉试验甚至是球囊闭塞试验(BOT)评价是否可以行载瘤动脉闭塞,同时还能了解载瘤动脉上游动脉的迂曲程度,评价能否行血管内治疗。
五、SAH--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自然史
24 hr 8-32%
1 w 27-43%
1 mon 49-60%
6 mons above 60%
2 yrs above 85%
1st bleeding 20-40%
2nd bleeding 65-85%
六、SAH的治疗
一般治疗
降颅压
防治并发症:脑积水、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梗死
明确出血原因、对因治疗,防止再出血
七、严重并发症--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底部的大血管发生 狭窄称为脑血管痉挛。
其发生率高达30%-90%,
动脉口径减少50%以上,即可引起远端脑组织灌注下降甚至发生脑梗死,
脑血管痉挛可引起20-30%的病人发生严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
一般在SAH后3-5天出现,5-14天达高峰,2-4周逐渐缓解,
表现为SAH后1周左右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进行性意识障碍 ,
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去除痉挛原因,包括开颅夹闭动脉瘤后蛛网膜下腔血块清除和脑池、脑室、腰大池持续冲洗引流;
钙离子拮抗剂、罂粟碱等抗痉挛药物治疗;
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的措施,包括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疗法的3H治疗;
避免继发性损害,避免缺氧、高血糖、低血压、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处理脑积水、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降低脑代谢,低温、镇静、抗癫痫、巴比妥疗法;
Willis附近严重的血管痉挛可以行血管内治疗,包括经动脉应用罂粟碱及尼莫地平、应用PTA球囊或新一代的高顺应性球囊Hyperglide球囊(美国,EV3公司)行动脉成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