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资料 > 传染病学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第四节霍乱PPTX

传染病学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第四节霍乱PPTX

bjshanh***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传染病
资料大小:922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X(4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9/28(发布于北京)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传染病学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第四节霍乱PPTX”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四章
细菌性传染病
霍 乱
第四节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
五、临床表现
七、治疗
八、预防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概 述

传染病学(第9版)
一、概述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2个甲类传染病之一。 主要是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典型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烈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循环衰竭等。
病原学

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点
弧菌科弧菌属,革兰阴性菌; 呈弧形或逗点状; 菌体末端有鞭毛,借助鞭毛呈穿梭状运动(悬滴); 涂片染色见其呈鱼群样排列。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原学
培养温度以37℃为最适宜,先在1%碱性(pH 8.4~8.6)肉汤或蛋白胨水中增菌,再用选择性培养进行分离。
1. 形态与染色
2. 培养特性
传染病学(第9版)
图一 霍乱弧菌弯曲,菌体一端有一条鞭毛
图二 霍乱患者粪便直接涂片:呈鱼群状排列
图三 霍乱增菌培养:粪便标本碱性蛋白胨培养后革兰染色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原学
3. 抗原结构及其分类
菌体(O)抗原---耐热,有群、型特异性 O1 群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 EL-TOR生物型(EL TOR biotype) 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 非O1群霍乱弧菌(O2~O138)亦称不凝集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 O139型 1992年发现新型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鞭毛(H)抗原---不耐热;为霍乱弧菌属所共有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原学
4. 致病力
鞭毛运动、毒素协同菌毛(Tcp)、黏蛋白溶解酶、霍乱肠毒素(CT)、内毒素、血凝素(HAS)、其他毒素(Zot毒素、Ace毒素)。
5. 抵抗力
怕热不怕冷,怕酸不怕碱,怕干不怕湿,怕茶不怕奶,惧怕含氯消毒剂。
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第9版)
三、流行病学
(一)霍乱流行的历史和现在
霍乱全球流行史
传染病学(第9版)
三、流行病学
(一)霍乱流行的历史和现在
Countries/areas reporting cholera and cases reported by year, 2000—2015
Source: Control of Epidemic Diseases Unit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传染病学(第9版)
三、流行病学
(二)我国的霍乱流行情况
1. 1820年霍乱传入我国。 2. 我国自1924—1948年期间,几乎每年均有霍乱发生,有些年份报告患者数达数万至10余万,病死率也常达30%以上。1949年后,我国未再出现古典型霍乱。 3. 1961年起在南部地区流行埃尔托型霍乱,此后,埃尔托型霍乱在我国由南而北,由东而西逐渐播散,流行时起时伏,至今尚无停息的迹像,其间先后发生过3次较大流行。 4. 1993年5月我国新疆南部的柯坪县出现O139霍乱暴发,发病以青壮年为主,至9月15日两个地区的5个县共报告200例病例,4例死亡,检出带菌者225例。新疆这次O139霍乱流行地区较为局限。其后在其他一些地区也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从疫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进口的海(水)产品,如甲鱼、牛蛙、鱼、虾等曾查出O139霍乱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