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七章
原虫病
作者 :张晓红
单位 :中山大学
第二节
疟 疾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
五、临床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八、治疗与预后
九、预防
概 述
一
疟疾
由按蚊叮咬人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发病机制:疟原虫先后在肝细胞、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临床特点:突发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间歇性发作。
一、概 述
传染病学(第9版)
病 原 学
二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卵形疟原虫 (P. ovale)
三日疟原虫 (P. malariae)
恶性疟原虫 (P. falciparum)
二、病原学
传染病学(第9版)
疟原虫生活周期
二、病原学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疟原虫生活周期
二、病原学
疟原虫生活周期
二、病原学
传染病学(第9版)
裂殖子
疟原虫子孢子多型性假说
二、病原学
传染病学(第9版)
间日疟、卵形疟:
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
三日疟、恶性虐:
无迟发型子孢子
休眠子=复发根源
流 行 病 学
三
三、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第9版)
普遍易感
感染后免疫不持久
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性
流行概况
疟疾在全球致死性寄生虫病居第一位。
目前约27亿人居住在流行区。
每年新发疟疾为1.4亿~2.9亿例,病死约21万~63万例。
死亡病例中约2/3为5岁以下的幼儿。
地域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最严重,温带主要在夏秋季流行。
超过85%的死亡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季节分布
夏秋季发病较多,热带、亚热带地区四季可见。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病学(第9版)
发病机制与病理
四
传染病学(第9版)
(一)发病机制
感染之初,肝内期、红内期一般无症状。
成批红细胞破裂 释放入血 裂殖子、代谢产物 寒战、高热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 大汗后缓解
疟疾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疟原虫的种类和数量。
恶性疟:侵犯任何年龄RBC,血液中疟原虫密度很高。
间日疟、卵形疟:年幼RBC,红细胞受感染率较低。
三日疟:衰老RBC,红细胞受感染率低。
传染病学(第9版)
恶性疟
RBC体积增大呈球形,胞膜出现微孔,黏附成团
RBC黏附于微血管内皮细胞 管腔狭窄、堵塞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
脑、肾、肺严重功能障碍
(一)发病机制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 理
脾 急性期 轻度肿大,红细胞含有疟原虫与疟色素。
长期反复发作 脾肿胀明显,较硬,切面呈青灰色。
脾髓网状组织纤维化,脾髓多为大单核细胞。
肝 轻微肿大,肝细胞混浊肿胀与变性,Kupffer细胞大量增生,内含疟原虫与疟色素。
脑(恶性疟)脑组织水肿,充血,白质小出血点。
微血管明显充血,充满疟原虫与疟色素,红细胞凝集,阻塞微血管引起坏死出血。
临 床 表 现
五
传染病学(第9版)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间日疟 13?15d;卵形疟 13?15d;三日疟 24?30d; 恶性疟 7?12d。
典型发作(paroxysm)
寒战期:突发寒战,持续10分钟~2小时。
高热期: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 全身酸痛乏力。
神智清楚,无明显中毒症状,持续2~6小时。
大汗期:大量出汗,体温骤降,仍感乏力,持续30分钟~1小时。
间歇期:间日疟和卵形疟48小时;三日疟72小时; 恶性疟 36~48小时。
病程早期间歇期可不规律,经数次发作后即逐渐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