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组织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跨界搜寻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_MBA毕业论文PDF

跨界搜寻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_MBA毕业论文PDF

荣昌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142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23(发布于广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跨界搜寻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_MBA毕业论文PDF”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分类号:F272.1 学号:2020410082 硕士学位论文 跨界搜寻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The Impact of Cross-border Search on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 研究生姓名:王菲 指导教师:张同全教授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名称:工商管理 培养方向:企业管理 论文提交日期: 2023年6月 6日 山东工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2021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指出,中国将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 十年。尽管新创企业在“双创”时代的号召下蓬勃发展并且在引导产业创新、激励 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全球化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新创企业的 存活率并不高。根据中国第一财经报数据,我国新创企业的存活率不足1%,平均存 活时间只有两年半。分析背后的原因发现:一方面,制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 化使新创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弱性,其自 身知识基础难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资源约束和韧性不足等问题严重阻 碍新创企业在初期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资源约束问题提高存活率,打破 新创企业面临的困境,实现新创企业生存成长成为当前热点议题。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借助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本文重点 分析了新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跨界搜寻对其绩效的影响。从前瞻型搜寻和反应型搜 寻两个方面分析其中介机制,以及模型成立的边界条件,即探究环境不确定性发挥 的调节作用。最后对来自浙江、山东、福建、江苏等地的 362份样本企业数据进行 分析,研究表明与反应型搜寻相比,前瞻型搜寻在新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 的促进作用;组织韧性在跨界搜寻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 确定性负向调节前瞻型搜寻和组织韧性以及反应型搜寻和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并 削弱组织韧性在整条路径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跨界搜寻对新创 企业绩效的作用过程及边界条件。 本文丰富完善了跨界搜寻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首先,不同于当前学者 较为关注搜寻范围和搜寻程度的影响研究,本文基于组织二元观将跨界搜寻分为前 瞻型搜寻和反应型搜寻并探讨二者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其次,本文为跨界搜寻 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解释机制,将关注点放在组织韧性这一动态能力 上,以组织韧性作为中介因子来探讨跨界搜寻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的具体影响,并 提出“搜寻—能力—绩效”的关系模型;此外,现有研究较少对跨界搜寻的作用边 界进行考察,本文从权变角度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与跨界搜寻和组织韧性之间的关 系;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新创企业发展的实质性建议,以期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的 跨界搜寻和组织韧性提升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跨界搜寻;组织韧性;新创企业绩效;环境不确定性 I Abstract Abstract China will usher in a golden decad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2021 China New Venture Entrepreneurship Report. Despi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new ventures in the era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encouraging entrepreneurship, the survival rate of new ventures is not high due to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ccording to China Business News, the survival rate of Chinese new ventures is less than 1 percent, and the average survival time is only two and a half years. The reasons behind the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 the constant 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