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十二章 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张诗海
体温调节中枢
人体的体温中枢在下丘脑
体温调节类型
自主性体温调节:通过增减皮肤血流、出汗、寒战等生理反应,保持了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行为性体温调节:增减衣着、取暖或避暑等
表层体温与深部体温
人体体温分为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
临床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常用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表示
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腋窝温度平均比直肠温度低0.7℃
鼻咽温度较直肠温度低2℃~3℃。鼓膜温度与下丘脑的变化成正比,可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
围术期体温下降
围术期体温低于36℃称为体温过低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
代谢:体温每降低1℃,耗氧量约下降5%
神经系统:脑代谢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呼吸系统:呼吸频率逐渐减慢,氧离曲线左移,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高
循环系统:抑制窦房结和减慢心内传导,故心率减慢、心排出量降低,冠脉血流减少,血压下降,心肌的应激性增高,发生心室颤动的阈值降低
肝肾:肝代谢率、肝功能和肝解毒功能均降低;体温每下降1℃,肾小球滤过率约减少5.3%
血液系统: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凝血功能降低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酸碱缓冲能力下降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
围术期体温下降的原因
病人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
麻醉因素
手术及输血、输液等因素
病人自身因素
早产儿及低体重新生儿以及婴幼儿因体积小,体表面积/体重之比相对较大,热传导性高,皮下组织较少及缺乏寒战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等使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
老年病人体温调节功能较差
危重病人失去控制热丢失和产生热量的能力
皮肤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如严重烧伤、剥脱性皮炎等疾病使热量丢失增加
粘液性水肿、肾上腺功能不全可降低产热
环境因素
室温对病人的体温影响较大,当室温低于21℃时,病人散热明显增加
麻醉因素
区域阻滞中,中心温度下降,病人出现寒战发抖但不感觉冷的矛盾现象
全麻时下丘脑调节机制、血管运动、寒战及其他反射均被抑制,同时代谢率降低
全麻使体温调节的阈值改变,冷反应自37℃降至34.5℃,热反应则自37℃增至38℃
手术及输血、输液等因素
冷消毒液擦洗
冷液体冲洗胸、腹腔,或胸、腹腔
术中的大量输血、输液未经加温处理导致体温下降,通常输入1L室温晶体液或一个单位4℃库血可使体温下降0.25℃
围术期保温
术前评估和预热
体表加热
输入液体加温
术前评估和预热
病人的病情、年龄、手术种类、胸、腹腔内脏暴露的面积、手术时间,以及皮肤的完整性
体表加热
红外线辐射器:红外线辐射器放置在离病人约70cm处,由于成人暴露于红外线辐射范围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小,所以作用有限,目前此方法主要用于新生儿的保温
变温毯:常用的可流动的循环水毯,水温调控在40℃左右,可进行有效的保温和复温治疗
体表加热
体表加热
压力空气加热器:在病人的周围,用塑料膜制作的空隙中注入加热的空气,使体表周围形成一个暖空气外环境,减少热量的丧失
输入液体加温
输液或输血加温器对液体进行40℃左右的加热。种类很多
围术期体温升高
病人因素
环境因素
麻醉因素
手术因素
病人因素
严重感染、败血症、脱水、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急性发作
环境因素
手术室温度过高、湿度高,手术无菌单覆盖过多
麻醉因素
全麻状态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弱,体温调节中枢对高温反应的阈值上升约1℃,体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当室温大于32℃时,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成年病人,有75%~85%的体温可升至38℃以上
全麻诱导不平顺或麻醉过浅时,以及应用某些兴奋交感神经或大脑皮质的药物时,骨骼肌张力增加,肌肉活动增强,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钠石灰失效使二氧化碳在体内蓄积可导致体温升高
恶性高热
手术因素
骨水泥置入骨髓腔
下丘脑附近的操作或室网膜脉络丛的烧灼
输血、输液可引起发热反应
人工低温
适应证
降温、复温、监测及注意事项
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
低温的并发症
适应证
心血管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其他:长时间的肝肾手术、创伤大或出血多的手术、控制高温、脑复苏
降温、复温、监测及注意事项
麻醉处理
降温方法
复温
监测
麻醉处理
麻醉中应用低温时要做到:避免御寒反应、肌肉完全松弛、末梢血管扩张良好
降温方法
体表降温:冰水浴或冰屑降温法、冰袋和冰帽降温法、变温毯降温法
体腔降温
体外循环血液降温法
体外循环与体表降温相结合的方法
静脉输入冷液体(4~6℃)降温
复 温
体表复温
腔或腹腔用40~45℃盐水复温
体外循环下血液复温
监 测
体温监测:常用的有鼻咽、食管、直肠和血流温度监测
循环监测:低温对循环系统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术中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因寒冷反应致血管收缩,故常需动脉直接测压,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
其他:尿量、电解质的监测和血气监测,血液流变学监测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
避免御寒反应
冰水浸浴时,末梢部位如耳部、趾、指要露出水面,防止冻伤,心前区避免直接用冰覆盖
体表复温时,复温用具内水温不宜超过45℃,以免烫伤
应避免降温时身体各部位之间温差过大
体表、体腔降温最应注意的是防止室颤和脑损害
低温的并发症
御寒反应:御寒反应增加氧耗。避免低温期间麻醉过浅
心率失常:全身降温期间,可能并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严重的有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组织损伤
胃肠出血
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