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营销 > 营销渠道 > 网络营销 > 微信的视频动态功能_为何刷不出存在感PDF

微信的视频动态功能_为何刷不出存在感PDF

出众净化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微信
资料大小:74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11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1(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微信的视频动态功能_为何刷不出存在感PDF”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微信的“视频动态”功能,为何刷不出存在感? 2018年微信推出的「视频动态」(Time Capsules),对标的是Instagram的 「Story」功能,但为何「Story 」可以成功,而「视频动态」却一直平平无奇? 众所周知,微信在2018年底推出「视频动态」(Time Capsules)功能,但是貌似这个 功能用大家用的并不多,我们也很难看到周围的人经常用这个功能。 「视频动态」(Time Capsules)对标的是Instagram的「Story 」功能,两者在功能 效果和初衷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是为何Instagram的「Story 」可以成功而「视频动态」 (Time Capsules)用的不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尴尬的境地呢? 分析产品时需要从用户、市场、产品本身、竞品等多个层面分析,从每一个层面我们都能 分析出一堆原因,比如从用户层面,你可以说 00后都在用QQ,微信的这些 80、90后用 户都懒得发朋友圈了;你也可以说微信里的联系人大家太熟了,想一个合适地人设太伤脑 筋,「视频动态」 (以下简称「Story 」这个功能不适合偏内敛的东方人等等众多因素。 在这里我们仅从产品功能这个角度分析,而且只从「Story 」展示入口的角度分析一下 可能的原因。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刷下Instagram,这里对照Instagram的「Story」 分析一下微信展示「视频动态」的入口功能设计。 实际上Instagram的Story功能也是copy了Snapchat的创意,但为什么要分析 Instagram而不是 Snapchat的「Story」呢,因为Instagram的Story属于后来居 上,「Story」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 Snapchat,可以说做做得非常成功非常成功了。而且, 微信的story也属于后续推出的功能,两者更有可比性。 在没有推出Story功能之前,Instagram更像一个图片博客,社交属性较为弱,其推动了 多年的 DM功能始终没有什么起色。在推出「Story」功能后 Instagram社交属性更强了, 因为「Story」的内容特点是个人的生活化内容,非常随意,非正式,反正看过就消失了, 没看过24小时后也会消失,大家发的没有压力。内容一旦随意就亲民,各种社交交互就 来了。 可以说Story功能的推出,极大地提升了Instagram的用户留存。 Instagram的「Story」入口是如何设计的? 入口一:首页顶部 首页navigation bar下面信息流上面,用红紫渐变色线圈圈起来的头像,非常显眼。 这个入口的设计可以说是「Story」与 Instagram自身产品完美融合的典范(当然作为一 个家族的Facebook也是这样的),这与早期Snapchat的「Story」入口完全不同。 其实说是 Instagram原创我倒觉得也不是,记得Tinder的新的匹配对象也是以横排圆圈 的方式出现在聊天列表页面,但是肯定比Instagram这个「Story」要早。 仔细查看这个入口你会发现,这个入口包含这些元素: 自己的头像: 头像上有个?,很明确告诉你你可以点击自己的头像发「Story」 关注者的头像:没有看过的「Story」头像加了红紫渐变的圆圈,在白的底色背景上非常 明显,看过的「Story 」返回到首页后这个圆圈会消失,应用退出到后台再打开后,看过 的人的头像也会直接从这个新发「Story」列表里移除。 关注者名字:方便浏览者识别 直播图标:在Instagram看来,直播应该是实时「Story」,所以现在放在这里了 首页而且是顶部的的黄金位置,为用户提供了发现和发布Instagram「Story 」的绝佳 入口,而且辅之动效UI,点击率非常高。 入口二:信息流 虽然首页顶部区域可以滑动,但是滑动起来太累,未必能够看到所有发「 Story」的用户, 如果只关注了几十上百个用户倒是还好,但Instagram上大家关注的用户是成千上万的, 所以首页这个入口是远远不够的。 在信息流中,如果某个用户发了「Story」,那么他的头像也会被红圈圈起来,这时点击 头像即播放「Story」了。因为信息流的流量最大,所以这个入口可以极大的提升「Story」 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