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内科学_中毒第五节镇静催眠药中毒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内科学_中毒第五节镇静催眠药中毒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xingguo***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催眠药
资料大小:758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2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5/25(发布于山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内科学_中毒第五节镇静催眠药中毒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镇静催眠药中毒 第五节 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于学忠 崔庆宏 镇静催眠药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过大剂量可麻醉全身,包括延髓。一次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acute sedative-hypnotic poisoning)。长期滥用催眠药可引起耐药性和依赖性而导致慢性中毒。突然停药或减量可引起戒断综合征。 内科学(第9版) 一、概述 (一)苯二氮类 1.长效类(半衰期>30小时)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地西泮(diazepam)、氟西泮(flurazepam)。 2.中效类(半衰期6~30小时) 阿普唑仑、奥沙西泮(oxazepam)、替马西泮。 3.短效类(半衰期<6小时) 三唑仑(triazolam)。 内科学(第9版) 二、分类 (二)巴比妥类 1.长效类(作用时间6~8小时) 巴比妥和苯巴比妥(鲁米那)。 2.中效类(作用时间3~6小时) 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布他比妥。 3.短效类(作用时间2~3小时) 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内科学(第9版) 二、分类 (三)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中效至短效) 水合氯醛、格鲁米特(glutethimide,导眠能)、甲喹酮(methaqualone,安眠酮)、甲丙氨酯(meprobamate,眠尔通)。 (四)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是指能治疗各类精神病及各种精神症状的药物,又称强安定剂或神经阻滞剂。按药物侧链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类:①脂肪族:例如氯丙嗪(chlorpromazine);②哌啶类:如硫利达嗪(甲硫达嗪);③哌嗪类:如奋乃静、氟奋乃静和三氟拉嗪。 内科学(第9版) 二、分类 (一)药动学 镇静催眠药均具有脂溶性,其吸收、分布、蛋白结合、代谢、排出以及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都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关。脂溶性强的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称为短效药。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二)中毒机制 1.苯二氮类 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与增强GABA能神经的功能有关。在神经突触后膜表面有由苯二氮类受体、GABA受体和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苯二氮类与GABA受体结合后,可增强GABA与GABA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使与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道开放而增强GABA对突触后的抑制功能。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外,亦可抑制心血管系统,老年人对本类药物敏感性增高。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2.巴比妥类 对GABA能神经有与苯二氮类相似的作用,但由于两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有所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苯二氮类主要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影响情绪和记忆力。巴比妥类分布广泛,通过抑制丙酮酸氧化酶系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而引起意识障碍。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由镇静、催眠到麻醉,大剂量巴比妥类药物可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亦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出现休克。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3.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 该类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 4.吩噻嗪类 主要作用于网状结构,能减轻焦虑紧张、幻觉妄想和病理性思维等精神症状。这类作用是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减少邻苯二酚氨生成所致。该类药物又能抑制脑干血管运动和呕吐反射,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抗组胺及抗胆碱能等作用。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三)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 各种镇静催眠药均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因而都可引起戒断综合征。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期服用苯二氮类使苯二氮类受体减少,是发生耐受的原因之一。长期服用苯二氮类突然停药时,发生苯二氮类受体密度上调而出现戒断综合征。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以及乙醇发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的情况更为严重。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一)急性中毒 1.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一次服大剂量巴比妥类,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 (1)轻度中毒:嗜睡、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发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和眼球震颤。 (2)重度中毒: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由嗜睡到深昏迷。呼吸抑制由呼吸浅而慢到呼吸停止。可出现低血压或休克、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大疱样皮损等表现。长期昏迷患者可并发肺炎、肺水肿、脑水肿和肾衰竭。 内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2.苯二氮类药物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轻,主要症状是嗜睡、眩晕、乏力、言语含糊不清、意识模糊和共济失调。很少出现严重的症状如长时间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等。如果出现,应考虑同时服用了其他镇静催眠药或酒等因素。 3.非巴比妥非苯二氮类中毒 其症状虽与巴比妥类中毒相似,但有其自身特点。 (1)水合氯醛中毒:呼出气体有梨样气味,初期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可有心律失常、肺水肿、肝肾功能损伤和昏迷等。 (2)格鲁米特中毒:意识障碍有周期性波动。循环系统抑制作用突出,出现低血压休克等表现,有抗胆碱能神经症状,如瞳孔散大等。 (3)甲喹酮中毒:可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出现锥体束征(如肌阵挛、抽搐甚至癫痫发作等)。 (4)甲丙氨酯中毒: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相似,常有血压下降。 内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4.吩噻嗪类中毒 最常见的为锥体外系反应,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类:①震颤麻痹综合征;②静坐不能(akathisia);③急性肌张力障碍反应,例如斜颈、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等。对氯丙嗪类药物有过敏的患者,即使治疗剂量也有引起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胆汁淤积性肝炎而死亡者。一般认为当一次剂量达2~4g时,可有急性中毒反应。由于这类药物有明显抗胆碱能作用,患者常有心动过速、高温及肠蠕动减少;对α肾上腺素能阻滞作用导致血管扩张及血压降低。由于药物具有奎尼丁样膜稳定及心肌抑制作用,中毒患者有心律失常、心电图PR及QT间期延长,ST段和T波变化。一次过量也可有锥体外系症状,中毒后有昏迷和呼吸抑制;全身抽搐少见。 内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