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药剂学教研室
吴琳华
1
第十四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2
学习目标
掌握:药物肺部吸收特点,气雾剂的概念
及组成;喷雾剂和吸入粉雾剂的概念;
了解:气雾剂的分类及制备工艺;
气雾剂、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的装置。
自学:喷雾剂、粉雾剂的质量要求。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aerosols、sprays、powder aerosols)
药物
特殊装置
雾化
肺部
皮肤
腔道粘膜
3
粒径﹤2μm
喷出物到达肺部的路线
气管→ 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嚢
粒子径 ――――――――――-- -- ---
由大到小顺序
60μm ----------------- 6μm ---2μm以下
小于0.5μm粒子过小会随呼气而排出·
小
大
大
中
小
注
粒径﹥60μm
粒径﹤6μm
一、肺部吸入药物的吸收特点
第一节 概述
※
4
巨大的肺泡表面积
丰富的毛细血管:表面积大,血流量大
极小的转运距离:肺泡囊壁由单层细胞组成,
与毛细血管壁的距离0.5~1μm
个数:3亿~ 4亿
总表面积:70~100m2 (体表面积的25倍)
速效性的原因?
药物到达肺泡囊即可快速显效
第一节 概述
5
二、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吸收的影响因素
反
1.呼吸的气流
(支气管以下)
易沉积
第一节 概述
6
湍流
层流
气流状态:
气流量:
正
2.微粒的大小
3~10μm――吸收 起 作用
0.5~5μm――吸收 起 作用
<0.5μm ――
二、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吸收的影响因素
慢
局部
快
全身
随呼气排出
第一节 概述
7
3. 药物的性质
①溶解性――
②分子量――小分子, 吸收
③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吸收
④吸湿性-―大,易 吸收
二、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吸收的影响因素
易
快
聚集
妨碍
最好能溶解于分泌液
第一节 概述
8
4.其他因素
处方组成
给药装置
雾滴大小
喷出速度
二、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吸收的影响因素
脂质体、微球、纳米粒等
增加滞留
延缓释放
第一节 概述
9
气雾剂(aerosols)
※
抛射剂
雾状
10
一、概述
第二节 气雾剂
粒径:50μm以下
喷出状态:细雾状气溶胶、烟雾状、泡沫
状或细流
局部作用:皮肤、腔道
全身作用:肺部、鼻粘膜吸收
11
第二节 气雾剂
治疗作用:
1.优点
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使用方便
避免胃肠道破坏和肝首过
给药剂量准确
对创面的机械刺激性小
(一)气雾剂的特点
※
12
第二节 气雾剂
2.缺点:
生产成本高
抛射剂具有致冷效应,引起不适与刺激
遇热和撞击易爆炸
抛射剂的渗漏导致失效
吸入气雾剂存在手揿与吸气的协调问题
第二节 气雾剂
13
1.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
(2)混悬型·
(3)乳剂型·(O/W型、W/O型)
(二)气雾剂的分类
第二节 气雾剂
14
溶液型
2. 按处方组成分类
抛射剂(propellants)的蒸气(P)
抛射剂+药物形成的溶液(P+D)
(1) 二相气雾剂
△
第二节 气雾剂
15
内相蒸发
①O/W 乳剂型
喷射为泡沫状 -- 泡沫气雾剂
(2) 三相气雾剂
油相(内)
水相(外)
第二节 气雾剂
16
②W/O乳剂型
喷射时为液流
外相蒸发
油相(外)
(2) 三相气雾剂
第二节 气雾剂
17
③混悬型
喷出物为细粉状 --粉末气雾剂
(2) 三相气雾剂
第二节 气雾剂
18
3.按医疗用途分类
(1)呼吸道吸入用(局部作用or全身作用)
(2)皮肤和黏膜用
(3)空间消毒与杀虫用
第二节 气雾剂
19
与软膏剂用法相似
(三)气雾剂的正确使用
1. 定量吸入气雾剂的正确使用:
2. 皮肤用气雾剂的正确使用:
3. 阴道和直肠用气雾剂的正确使用:
开盖、摇匀
呼气
嘴唇包紧喷口
吸气、按下推动钮
屏气10s
缓慢呼气
漱口
清洁
距患处15~20cm
按钮
晾干
20
(一)抛射剂
(二)药物及附加剂
(三)耐压容器
(四)阀门系统
二、气雾剂的组成
第二节 气雾剂
21
抛射剂的要求:
在常温下的蒸气压应大于大气压;
应无毒、无致敏性和刺激性;
惰性,不与药物等发生反应;
不易燃、不易爆;
无色、无臭、无味;
价廉易得
(一)抛射剂(propellants)
第二节 气雾剂
氟氯烷烃类(chlorofluorocarbons,CFCs) 又称氟里昂(freon)
F11(CCl3F)
F12(CCl2F2)
F114(CClF2-CClF2)
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第二节 气雾剂
23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
“当年药用吸入式气雾剂用氯氟烃豁免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