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工程 > 工程配套 > 安防消防 > 灭火救援参考资料-全(doc 48).rar

灭火救援参考资料-全(doc 48).rar

jiuyuan***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8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11/17(发布于山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2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灭火救援参考资料-全(doc 48).rar”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一部分:消防业务基础知识
1、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答:必要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着火源。

充分条件是:⑴一定的可燃物浓度;⑵一定的氧气含量;⑶一定的着火能量;⑷相互作用。

2、着火源的定义和分类?
答:着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映的能量。分类:⑴明火⑵高温物体⑶化学热能⑷电热能⑸机械热能⑹生物能⑺光能⑻核能。

3、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⑴气体物质的燃烧:扩散燃烧、预混燃烧
⑵液体物质的燃烧:扩散燃烧、预混燃烧
⑶固体物质的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阴燃
4、什么是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并举例。

答:⑴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气体喷口(管口或容器泄露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如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

⑵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也叫动力燃烧。如气体爆炸。

⑶蒸发燃烧是指熔点较底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如硫、沥青、石蜡、高分子材料、萘和樟脑等。

⑷分解燃烧是指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分及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在氧化燃烧。如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纸张、棉、麻、毛以及合成高分子纤维等。

⑸表面燃烧是指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它属于非均相燃烧。如木炭、焦碳、铁、钨等。

⑹阴燃是指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可燃物含水份较多等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无火焰的燃烧现象。有焰燃烧和阴燃要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的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

5、什么是燃烧产物?其对灭火工作有哪些影响?
答:燃烧产物是指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影响:
有利方面:⑴在一定条件下阻燃作用;⑵为火情侦察提供依据。

不利方面:⑴引起人员中毒、窒息;⑵会使人员受伤;⑶影响视线;⑷成为火势蔓延、发展的因素。

6、燃烧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答:燃烧主要包括闪燃、着火、受热自燃、本身自然和爆炸五种类型。

7、闪燃和闪点的定义?
答: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也包括能蒸发出的蒸气的少量固体,如萘、樟脑、石蜡等)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既灭的燃烧。

闪点: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底温度。

8、闪点在消防上有哪些应用?
答:在消防工作,以闪点的高低作为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通常认为,液体的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

⑴根据闪点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为两类:闪点≤450C称为易燃液体,闪点大于450C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

⑵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⑶根据闪点可确定液体生产、加工、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进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9、什么是爆炸?是如何分类的?
答:爆炸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⑴按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⑵按爆炸的变化传播速度,化学性爆炸可分为三种:爆燃、爆炸、爆震。

10、什么是爆炸浓度极限?
答:可燃气体、液体蒸汽或粉尘必须与空气混合后,成为具有一定浓度的爆炸性混合物,并遇到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种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浓度极限。

11、粉尘爆炸应具备有哪些条件?
答:⑴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⑵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⑶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12、火灾是如何分类的?
答:(一)按燃烧对象分类:
A类火灾: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B类火灾:指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

带电火灾:指带电的电器设备及其它物质引起的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⑴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万元以上。

⑵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受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30万元以上。

⑶一般火灾。不具备以上条件的火灾。

(三)按起火直接原因分类:
⑴放火;⑵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⑶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⑷违反安全操作规定;⑸吸烟;⑹玩火;⑺自然;⑻生活用火不慎;⑼自然灾害;⑽其它。

13、热传播的途径主要有那些?
答:热传播的途径有:与火焰直接接触、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4、阐述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
答: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⑴火灾初起阶段;⑵火灾发展阶段;⑶火灾下降阶段。

15、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答:⑴可燃物数量和空气流量;⑵可燃物的蒸发潜热;⑶爆炸;⑷气象;⑸扩散。

16、什么是化学危险品?其如何分类。

答: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的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分为: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第九类、杂类;第十类、特殊毒剂。

17、压缩和液化气体的危险性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⑴易燃易爆性;⑵扩散性;⑶可缩性和膨胀性;⑷带电性;⑸腐蚀毒害性和窒息性;⑹氧化性。

18、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那些?
答:⑴高度的易燃性;⑵蒸汽的爆炸性;⑶受热膨胀性;⑷流动性;⑸带电性;⑹毒害性。

19、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答:⑴燃点低、易点燃;⑵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⑶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⑷兼有遇湿易燃性硫的磷化物类;⑸自然危险性易燃固体中的赛璐璐、硝化棉及其制品等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都容易自燃起火,硝化棉在400C条件下就会分解。

20、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有哪些?
答:⑴遇水或遇酸燃烧性,这是该类物质的共同危险性;⑵自然性(碳金属、硼氢化合物、氢化钾等);⑶爆炸性(电石)⑷其它(如磷化物还具有毒性)。

21、氧化剂的危险性有哪些?
答:⑴强烈的氧化性;⑵受热被撞分解性;⑶可燃性;⑷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然性;⑸与酸作用分解性;⑹与水作用分解性;⑺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分解性;⑻腐蚀毒害性。

22、毒害品的危险性有哪些?
答:⑴毒害性;⑵89%的毒害品具有火灾危险性:①遇湿易燃性;②氧化性;③易燃性;④易爆性。

23、放射性物品的危险性有哪些?
答:⑴放射性;⑵毒害性;⑶不可抑制性;⑷易燃性;⑸、氧化性。

24、腐蚀性物品的危险性有哪些?
答:⑴腐蚀性;⑵毒害性;⑶83%的该类物质具有火灾危险性:①氧化性;②易燃性;③遇水分解易燃性。

25、化学毒剂的种类有哪些?
答:⑴神经性毒剂(速杀性),如沙林、梭曼、塔崩、维埃克斯等;⑵糜烂性毒剂(起泡剂),如芥子气、路易氏气等;⑶全身中毒性毒剂,如氢氰酸、氯化氰等;⑷窒息性毒剂,如光气等;⑸失能性毒剂,如毕兹等。

第二部分:消防法规
26、什么是消防法规?主要包括那些?
答:消防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27、消防法规体系组成主要包括哪些?
答:⑴消防法律;⑵行政法规;⑶地方性法规;⑷国务院规章;⑸地方政府规章;⑹消防技术标准。

28、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是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29、公安消防机构在灭火救援工作方面有那些具体的职责?
答:⑴公安消防部队除保证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它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⑵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⑶公安消防机构在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的现场扑救时,火场总指挥员有权根据火灾需要,决定下列事项:①使用各种水源;②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电用火;③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④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⑤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⑥调动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助。

⑷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得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⑸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并有权指挥调动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30、执勤训练法规体系主要有哪些组成?
答:主要有《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和《公安消防执勤业务训练大纲(试行)》为主的执勤训练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等构成。

31、灭火战斗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坚持救人第一和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原则是“先控制,后消灭”。

32、《执勤条令》中规定,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程序与要求和组织指挥原则是什么?
答:组织指挥程序是:⑴搜集掌握火场情况;部队到达现场前或途中,指挥员应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初步了解灾害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及灾害事故的现场情况。⑵确定总体救援决策和行动方案;到达现场后,应首先进行火情侦察,同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⑶果断下达作战命令,并根据灾情变化,实施随机指挥。

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原则和逐级指挥原则。

33、现场指挥部的设置有哪些要求?现场各级指挥员有哪些职责?
答:(一)、现场指挥部的设置要求:现场指挥部应设在现场内,便于观察,便于指挥,接近事故区域,比较安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