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不买重疾险
靠投资收益应对健康风险是不是更好?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
今年30岁,买一份保额100万的多次赔付终身重疾险,
每年得交2万5左右,20年下来保费都要50万了,杠杆不高; 要是把这笔钱省下来,拿去投资理财,到60岁后如果得病,可以从容应对了,
如果没得病更好,这笔钱当养老金还可以享受生活。 这个看似有点道理的方案是否真的靠谱呢? 未来二三十年,你的投资回报率是? 未来二三十年,你的投资回报率是? 余额宝成立之初
7日年化一度逼近7%
现 在 呢 1996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曾经高达10.98%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收益水平也会下降
当然,也许他的投资能力不错,在25年甚至20年就达成了100万但谁能保证疾病一定会等到
五六十岁以后才找上我们呢? 未来,利率下行也是必然趋势 **保险的重疾理赔中
31~40岁人群占21.05%,41~50岁的占比最高,达到了39.47%。
这两部分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加起来超过了理赔人数的六成 多家保险公司的2019年度理赔报告都显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人群正在日趋年轻化 而重疾险的优势就在于,只要交过第一年保费,过了等待期,保障就已经开启,保险公司就得准备好保额待命,一旦客户罹患重疾并符合条款约定,就可以申请理赔。 万一在交完第一笔保费后就不幸出险,那就是用2.5万的保费撬动了100万甚至150万保险金——如果买的产品前N年出险会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 也许没法很快赚到100万,但通过重疾险这个杠杆,一旦患上大病,就可以随时动用100万来救命。 风险最可怕的地方,恰恰是它无法预测,随时可能发生 轻中症责任的加入,不仅大大降低了重疾险的理赔门槛,也让重疾险多了一个提升杠杆的重要工具
保费豁免 以被保险轻症豁免为例,一旦被保人发生合同条款中的轻症
不但可以得到一笔轻症赔付,后续的保费也可以免交,合同持续有效
?
如果被保人恰好又是家人保单的投保人
同时保单附加了投保人豁免责任,那么家人的后续保费也能一并免了。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主流重疾险产品,大多包含轻症责任和中症责任的多次赔付。 轻症和中症,让理赔门槛下降 XX 人寿去年的理赔数据显示,豁免保费的金额达到了全年理赔额的23.38%,是重疾赔付金的一半之多,超过医疗险、寿险和意外伤残的赔付金额。 保 费 豁 免 中国银行保险报最近评选出的保险业优秀案例中,有这么一个理赔案例:
客户李先生于2018年5月和8月投保了6款重疾险,总保额320万。
2019年1月,也就是仅交完第一年保费后,他在小区踢球时不慎被球击中面部,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部不适等症状,随后经三甲专科医院确诊左耳失聪。
6家保险公司分别以轻症或者中症对其进行了赔付,保险金合计109万,同时豁免了后期数百万元的保费险,320万的重疾保障则依然有效。
所以你看,用总保费对比保额来衡量重疾险杠杆高低,显然是不合理的。 保 费 豁 免 别忘了,本篇开头说的还是一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这就意味着有二次赔付的可能性。
?
你可能要说:这概率得多低啊,这辈子得一次大病不够,还得两次?
? 二次赔付,进一步加大杠杆 永 远 不 要 低 估 生 活 的 残 酷 我国目前的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提高到了40.5%。随着早期筛查的普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海外就医越来越便利,未来生存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带癌生活的现象也将更普遍。
但癌症对机体免疫力的伤害,以及放化疗过程对其他器官的影响,都可能会增加癌症病人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有研究认为,乳腺癌放疗可导致以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增加。 二次赔付,进一步加大杠杆 另外,如果条款中没有限制因同一疾病原因、同次医疗行为或同次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重大疾病只赔一次,那么获得两次赔付的可能性还会更高一些。
?
假设一个人不幸得了肝癌,肝癌属于“恶性肿瘤”,确诊后可得到一次赔付;后面过了间隔期,实施了肝移植手术,符合“重大器官移植术”的理赔条件,且两种重疾不在同一组,又可以得到第二次赔付。 二次赔付,进一步加大杠杆